春秋战国历史人物
秦景公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嬴姓,赵氏,名石,秦桓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秦景公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秦景公向…
韩非 (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华夏族,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是韩王之子,…
屠岸贾
屠岸贾(gǔ),屠岸姓,名贾,在戏剧和民间传说中,屠岸贾一直是以一个大奸臣的面目出现的。元代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影响深远,以后的许多剧种都据此编出了精品剧目,多年流传。屠岸贾也因此而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奸臣形象。
程婴 (义救赵氏孤儿)
程婴(?—约公元前583年),春秋时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相传他是古少梁邑(今陕西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杀赵盾,灭其族,赵朔门客公孙杵臼与之谋,婴抱赵氏真孤匿养山中,而故意告发令诸将杀死杵臼及冒充孩儿,后景公听韩厥言,立赵氏后,诛屠岸贾,婴则…
孙武 (春秋时期军事家)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
公叔痤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
公叔痤(?―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公叔痤在田文(注:此处指战国时魏国国相田文,非孟尝君田文)死后担任魏国相国,并娶魏国公主为妻。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为国家利益考虑得相对少一些,为自身的利益考虑得多一些。他排挤吴起,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荐举公孙鞅,是直到…
楚惠王 (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
楚惠王(?—公元前432年),芈姓,熊氏,名章,《墨子》作楚献惠王,楚昭王之子,母越姬(越王勾践之女),春秋晚期、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公元前488年―公元前432年在位。楚惠王即位后,重用子西、子期、子闾等人,改革政治,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使楚国国势得以迅速复苏。先后平定白公胜之乱,灭亡陈国、蔡国、…
诸樊 (春秋时期吴国国君)
吴王诸樊(?―公元前548年),姬姓,吴氏,名遏(一作谒),又称吴顺王,吴王寿梦长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吴王诸樊代掌国政。公元前560年,吴王诸樊正式继位。同年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公子宜谷。公元前548年,楚军攻打舒鸠,吴王诸樊派兵援救舒鸠…
魏冉 (战国时秦国大臣)
魏冉(?—约前264年),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
龙阳君 (战国时期魏安釐王的男宠)
龙阳君,生活在公元前243年前后的年间,是魏安釐王的男宠,像女子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因此被封为龙阳君。魏安釐王对于龙阳君的特宠也使得龙阳之好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田文 (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田文(?—约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战国四君”之一(注:战国四君亦称战国四公子),与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齐王曾经将薛邑(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和张汪镇)分封给田文的父亲田婴,田…
息妫 (春秋四大美女之一)
息夫人,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之一,出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阳),陈庄公之女,因嫁给息国(今河南息县)国君,故亦称息妫(xigui)。归宁探亲时(一说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息夫人容颜绝代,目如秋水,…
竖刁 (春秋时期齐国奸臣)
竖刁(生卒年不详),姜姓,春秋时齐国奸臣,负责掌管内侍及女宫的戒令。齐桓公病危时作乱,最终被埋伏的兵甲杀死。他善于揣摸人的心理,极尽阿谀迎之能事,深得齐桓公的宠爱。
秦成公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秦成公(?―公元前660年),嬴姓,赵氏,族谱载其名载,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在位。据《史记》记载,成公元年,梁、芮两个西周旧国的王来朝见;有子七人,皆未立,其弟任好继位,是为秦穆公。
燕共公
燕共公,继燕悼公之位。燕共公二年(前527年)晋国荀吴军讨伐鲜虞(中山)。在位五年卒,燕平公立。
冉季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冉季(前498年—?),冉氏,名季,字子产。春秋末年学者,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人。孔子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三岁。(《孔子家语》作六十三岁)。生于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
邓析 (春秋末期思想家)
邓析(前545-前501),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与子产同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物。他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魏景湣王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
魏景湣王(?―公元前228年),姬姓,魏氏,名增,一名午,魏安釐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公元前242年—公元前228年在位。魏景湣王元年(前242年),秦拔魏二十城,以为秦东郡。魏景湣王遣人出使赵国,与其结盟,并提出抗秦合纵。赵、韩、魏、楚、燕五国组成联军,共推赵将庞暖为帅。魏景湣王十五年(前22…
庄子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
郑安平 (战国武将)
郑安平(?-前255年),《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论·无义》作郑平,战国时期魏国人。郑安平曾帮助范雎逃往秦国,范雎出任秦国国相后,郑安平被举荐为将军,后因邯郸之战被赵军包围投降赵国,被封为武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