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历史人物
刘义庆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
李冲 (南北朝时期北魏名臣)
李冲(450年—498年),原名李思冲,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臣,镇北将军李宝的幼子。北魏献文帝末年为中书学生。升为秘书中散。后任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三长制设立之后,升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仍任给事中。旋即转南部尚书,赐爵顺阳侯。文明太后去世后,升任侍中、吏部尚书、咸…
尔朱天光 (尔朱荣堂侄)
尔朱天光(496年—532年),契胡族,北秀容川(今山西朔县北)人,太原王尔朱荣祖父的兄弟之孙,尔朱荣堂侄。北魏末年名将,关陇起义的平定者。少年时代的尔朱天光勇敢果决,善于弓马。北魏孝明帝孝昌末年,尔朱荣南下洛阳,尔朱天光留镇肆州。建义元年(528年),尔朱天光被授为使持节、都督雍岐二州诸军事、骠骑…
陈蒨 (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
陈文帝陈蒨(520年,一说522年—566年5月31日),一作茜,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吴兴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人。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天嘉,559年到566年在位。陈文帝早年深受叔父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起家梁朝吴兴太守。敬帝绍泰…
江总 (南朝陈大臣、文学家)
江总(519年-594年)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
范晔 (后汉书的作者)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
杨世 (前仇池国第七任君主)
杨世(?-370年),白马氐人,是杨俊的长子。360年继位,成为前仇池国第七任君主;370年,因病去世。
萧正德 (梁文帝萧顺之之孙)
萧正德(?—549年8月8日),字公和,南北朝时期萧梁宗室。梁文帝萧顺之之孙,临川靖惠王萧宏第三子,梁武帝萧衍之侄。萧正德少年时期凶残邪恶,喜爱招致亡命之人。起初为梁武帝萧衍养子,萧衍长子萧统出生后,萧正德回归本宗,后封西丰县侯。普通六年(525年),被授为黄门侍郎,兼轻车将军,不久,萧正德投奔北魏…
鲍照 (南北朝诗人,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今属山东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北朝诗人。宋元嘉(424年—453年)中,刘义庆以他为国侍郎。其后成为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由于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466年刘子顼遵奉其兄刘子勋为正统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465年…
宣武灵太后
宣武灵太后,即胡太后。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之妃。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司徒胡国珍女。初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永平三年(510),生皇子诩,进为充华嫔。延昌四年(515),孝明帝诩即位,尊为皇太妃,寻改尊为皇太后。宣武灵太后,即胡太后。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之妃。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司徒胡国珍女…
拓跋弘 (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年),鲜卑名第豆胤,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465—471年在位),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太安二年(456年)正月,册立为太子,生母李贵人按子贵母死制度被赐死。和平六年(465年)五月,父亲拓跋濬逝世,登基为帝。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
王僧达 (南朝宋文学家、大臣)
王僧达(423年—458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大臣,官至中书令,封宁陵县五等侯。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太保王弘之子,临川王刘义庆之婿。曾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惟以游猎为务。宋孝武帝刘骏即位,迁征虏将军、护军将军、吴郡太守。好男色。王僧达自负高门华胄,又在先前讨平刘劭之乱中有功,希图…
文宣皇后 (北周武帝宇文邕生母)
文宣皇后叱奴氏(?-574年),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妾,北周武帝宇文邕生母。北周武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
崔浩 (北魏政治家、谋略家)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一说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曹魏司空崔林之后,北魏司空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却铁匆 (北魏末年河州人)
却铁匆,北魏末年河州人。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七月,却铁匆聚众反魏,自称水池王。孝明帝和胡太后下诏行台源子恭讨伐。源子恭示以威恩,只不过二十天内,八月甲子,却铁匆到行台源子恭之处归降。
龙鸠尸卑那 (南北朝时焉耆王,焉耆王龙熙的后裔)
龙鸠尸卑那,南北朝时焉耆王,焉耆王龙熙的后裔。鸠尸卑那倚仗地势凶险,常常侵扰北魏使者。448年,魏太武帝派成周公万度归攻击,鸠尸卑那守左回和尉犁。员渠被围,鸠尸卑那遂率领四五万人出城守险拒敌,失败后单骑逃入山中。后来鸠尸卑那被岳父龟兹王厚待。
李祖娥 (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
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人,上党太守李希宗之女,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出生于著名的高门士族赵郡李氏,属于当时没有南渡的北方世家大族。李祖娥温婉可爱,才貌双全。被其父李希宗视为掌上明珠。李祖娥十几岁时,便倾国倾城,被丞相高欢选择嫁给当时还是太原公的高洋,明媒正娶,成为太原公夫人,以后更是步步高升。高洋建…
孙腾 (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官员)
孙腾(481年―548年),字龙雀,咸阳石安人,北凉中书舍人孙通之孙,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官员。孙腾朴实坦诚,熟悉吏事。正光年间,随尔朱荣进入洛阳,任冗从仆射。后为高欢帐下,随高欢东征邢杲,擒获叛贼。历任后将军、侍中、尚书左仆射、司空、尚书令、太保等,封爵石安县伯,后进封咸阳郡公。武定六年(548年…
拓跋处文
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处文为长乐王。长乐王聪辩夙成,但是却死于泰常元年(416年),当时只得十四岁。明元帝拓跋嗣非常伤痛,自小敛至葬礼,也时常亲临哀恸。长乐王陪葬于太祖道武帝的金陵。无后裔,所以死后爵除。
拓跋脩 (北魏道武帝第五子)
拓跋脩(?-416年),北魏道武帝第五子,明元帝拓跋嗣五弟、生母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