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历史人物
李煜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史称李后主)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
黄居寀 (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
黄居寀cǎi(933年—993年后)〔五代〕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
王彦章 (五代时期后梁名将)
王彦章(863—923),五代时期后梁名将。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字贤明,一作子明。骁勇有力。事朱温,每战,持铁枪冲坚陷阵,军中号“王铁枪”。后梁建立,先后为濮、澶州刺史,汝、郑州防御使,许、滑州节度使。常为先锋,与李存朂军对垒。龙德三年(923),晋王李存朂称帝建后唐,后梁失郓州,他临危受…
王延翰 (闽国第二任君主)
王延翰(?-927年),字子逸,闽太祖王审知长子,闽国第二位国君。王延翰初任节度副使。王审知病重时,命其暂管军府事务。925年,王审知去世,王延翰即位,自称威武留后。926年,后唐任命王延翰为节度使。同年,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但仍向后唐称臣。927年,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钧以及王审知养子王延禀联手反叛,…
石敬瑭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石敬瑭时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
刘晟 (南汉第三代皇帝)
刘晟(920年-958年),原名刘弘熙,兴王府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南汉第三位皇帝,汉高祖刘䶮第四子,汉殇帝刘玢之弟。刘晟原封晋王,刘玢即位后骄傲奢侈,不理政事,荒淫无道,并且猜忌诸弟,刘晟因此有政变之意。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刘晟生性荒淫暴虐,得志之后,专门用威势…
崔光 (文宣公)
崔光(449—522),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北魏清河人(世居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宋乐陵太守崔旷之孙,宋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子。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482年(北魏孝文帝泰和六年)崔光仕魏为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共撰国史,后李彪解职,史事…
刘䶮 (南汉高祖)
南汉高祖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郡望为彭城刘氏。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
宣懿皇后 (后周世宗宣懿皇后符氏)
后周世宗柴荣的皇后符氏,陈州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人。祖父符存审乃后唐大将,曾出任宰相。其父魏王符彦卿,曾出任后晋天雄军节度使,与后周太祖郭威交情甚深。
黄损 (五代时期南汉官员)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朝连州(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人,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
朱全忠 (五代十国后梁太祖)
梁太祖朱晃(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人,母王氏佣食于萧县,五代十国梁朝开国皇帝。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自此唐朝结束了它289年的统治,…
石重贵 (五代十国后晋皇帝)
石重贵(914年―964年),后晋皇帝,石敬瑭养子,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后晋灭亡。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
刘承祐 (后汉末代皇帝)
刘承祐(931年-951年),相州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后汉末代皇帝(948年-951年),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子,母为李皇后。后晋时期,授节院使、检校右仆射。后汉建立,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948年),正式即位,不甘心大权旁落,猜忌诛杀权臣,引发了重臣郭威叛乱…
孟昶 (后蜀末代皇帝)
孟昶(919年12月9日―965年7月12日),本名孟仁赞,字保元,邢州龙冈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934—965年),后蜀高祖孟知祥之子。后唐天祐十六年(919年),出生于太原。后蜀建立后,出任东川节度使、同平章事,不久册立为皇太子。明德元年(934年),正式即位,勤于政…
柴荣 (英年早逝的五代第一明君 )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
羌渠单于 (南匈奴单于之一)
羌渠单于(袁宏《后汉纪》作羌深),为於夫罗、呼厨泉的父亲,左部帅刘豹的祖父,南匈奴单于之一。
骆超 (北魏将领)
骆超(?~547年),本姓他骆拔氏,秦州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人,鲜卑族。北魏到西魏时期将领。早年参加莫折念生起义,兵败投降雍州刺史尔朱天光。西魏时期,投靠丞相宇文泰,出任大都督、东阳太守,迎接孝武帝元修。大统四年,参加河桥之战,兵败归顺东魏。东魏武定五年,骆超计划谋反,事发伏诛。妻子陆令萱没入掖庭…
李嗣源 (五代十国后唐第二位皇帝)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吉烈,称帝后改名李亶。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知名,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他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累升至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兼中书令。同光四年(926年),李嗣…
高保融 (南平第三位国君)
南平贞懿王高保融(920年―960年),字德长,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第三子,南平第三位国君,948年―960年在位。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高保融继位。高保融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高保勖)决断。高保融在位时期,称臣于后周,并曾劝说…
龙景昭 (后蜀施州刺史)
龙景昭(?~970),夔州奉节(今属重庆)人,后蜀施州刺史。宋太祖乾德中伐蜀,率官吏以牛酒犒宋师,迎入城。蜀平,授永州刺史,后改右千牛卫将军。开宝三年(970),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