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䶮人物争议

祖籍争议称帝时间刘䶮祖籍争议《旧五代史》云:“(刘䶮)其先彭城人,祖仁安,仕唐为潮州长史,因家岭表。”《新唐书》中作:“刘知谦(刘䶮之父),寿州上蔡人。避乱客封…

刘䶮祖籍争议

《旧五代史》云:“(刘䶮)其先彭城人,祖仁安,仕唐为潮州长史,因家岭表。 ”《新唐书》中作:“刘知谦(刘䶮之父),寿州上蔡人。避乱客封州。”《新五代史》记载:“刘隐(刘䶮之兄),其祖安仁,上蔡人也,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 ”《隆平集》中有记:“南汉刘鋹(刘䶮之孙),五世祖仁安,唐潮州刺史,其子孙因家岭南。 ”《资治通鉴》中记载:“初,上蔡人刘谦为岭南小校,节度使韦宙奇其器,以兄女妻之。 ”《东都事略》中有载:“刘鋹,其先蔡州上蔡人也,五世祖安仁,唐潮州刺史,子孙因家岭南。”《文献通考》记载:“刘隐,其祖安仁,上蔡人,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 ”《宋史》中记载:“南汉刘鋹,其先蔡州上蔡人,高祖安仁,仕唐为潮州刺史,因家岭表。”《八闽通志》记载:“安仁,南汉主䶮之祖,本上蔡人,徙家闽中,卒葬于此。”上述史籍,有关刘氏祖籍有两种记载:上蔡与彭城。

《新唐书》记载:“刘知谦,寿州上蔡人。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淮南道寿州,本为淮南郡,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寿州下辖五个县,分别为:寿春、安丰、盛唐、霍丘、霍山。 可见,寿州所辖并无上蔡县。所以,以上蔡县系之寿州,当误。

《东都事略》、《宋史》中皆云:“其先蔡州上蔡人。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蔡州本豫州,宝应元年(762)更名,下辖十个县,分别为:汝阳、朗山、遂平、上蔡、新蔡、褒信、新息、真阳、平与、西平 。上蔡县的确隶属于蔡州。那么,《东都事略》、《宋史》所记上蔡县隶蔡州,无误。

至于彭城说。 汉高祖刘邦起家于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因此,汉朝皇室刘氏的郡望是彭城,故被称为彭城刘氏。南汉刘氏即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裔,故以彭城为郡望,将其祖籍说成是彭城。但是,这只是一种攀龙附凤之说。后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年),南汉脱离后梁独立后,梁末帝下诏吴越,令其出兵攻伐南汉,即称南汉主刘䶮“益恣凶狂,妄称汉室遗宗”。可见,南汉刘氏将其祖籍说成“彭城”,是南汉刘氏的“妄称”,不足为凭。综上所述,南汉刘䶮祖籍,当为蔡州上蔡。妄称其祖籍为彭城,是刘䶮为了确立自己正统与高贵的出身。

刘䶮称帝时间

关于刘䶮建国的时间,史籍中记载不一。

《旧五代史》中有云:“梁贞明三年八月,陟乃僭号于广州,国号大汉,伪改元为乾亨。”

《册府元龟》中记:“梁末帝贞明二年,僭号於广州,国号大汉。”

《新五代史》中记载:“贞明三年,䶮即皇帝位,国号大越, 改元曰乾亨。”

《资治通鉴》中所记,与《旧五代史》大致相同。“(后梁贞明三年八月)清海、建武节度使刘奥即皇帝位于番禺,国号大越,大赦,改元乾亨。”

《隆平集》中没有记载具体时间,“闻钱镠封吴越王,贞明中,陟遂僭称帝,国号大汉,改元乾亨。”

《九国志》云:“贞明二年八月癸巳称帝,建国号曰越,改元乾亨。追尊祖安仁曰太祖,父谦曰代祖,兄隐曰烈宗。乾亨二年十一月,改国号曰汉。”

《五国故事》中未记其登帝位的时间:“梁朝命册南平王,以中原多事,乃僭号,改元乾亨,封其子十有八人为王。”

《东都事略》中亦未记载时间:“(陟)遂尽有岭表之地。僭称帝,国号大汉,改元乾亨。”

《吴越备史》中记载:“(贞明四年)夏四月,广帅刘岩僭称大汉皇帝,年号‘大有’,进士王诩之在南海著《昭阳赋》一篇,序云:‘皇帝基搏乾坤,十有八岁矣。甲子春始作兹殿。’计其甲子,则岩本年僭号。”

《宋史》中记载:“贞明三年,僭帝号,国称大汉,改元乾亨,行郊祀礼。”

上述史籍中,记载刘䶮称帝的时间有贞明二年八月、贞明三年八月、贞明四年四月三种说法,难以取舍。《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及《宋史》,均记载刘䶮称帝在贞明三年,当有所本,可以信实。世纪年代,五代人何松所撰写的《梁吴存愕墓志铭》被发现,其中记载了南汉刘䶮称帝的具体时间:“刘䶮称帝改元在贞明三年十一月一日,国号大越。翌年,改国号为汉。” 如是,则《旧五代史》等史籍中“贞明三年八月”的记载,年份无误,月份则当以《梁吴存愕墓志铭》所载为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3iku97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