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历史人物
周世宗 (英年早逝的五代第一明君 )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
王衍 (前蜀末代皇帝)
王衍(899-926年5月2日),初名王宗衍,字化源,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前蜀末代皇帝,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为徐贤妃(一说为徐贤妃之妹徐淑妃)。王衍即位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奢侈,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蜀人不得安宁。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
马希声 (南楚第二位国君)
马希声(898年-932年8月15日),字若讷,楚武穆王马殷次子,南楚第二位国君,930年―932年在位。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立。马希声在…
李存进 (晋王李克用养子)
李存进(856-922年)原名孙重进,生父孙牷,代郡振武人。初随岚州刺史汤群,后为晋王李克用养子。少年习武,有勇名。从李克用入关破黄巢,以为义儿军使。从后唐庄宗战柏乡,迁行营马步军都虞候,论功授邠州刺史、检校司徒。天祐十二年,历慈、沁二州刺史,加天雄军都部署。十六年,以本职兼振武军节度使。十九年,以…
李存信 (晋王李克用养子)
李存信(862-902年)本姓张污落,其父张君政,回鹘怀化郡王李思忠之部人。聪敏多计,少善骑射,能四夷语,通六蕃书。从李克用平定黄巢,屡有功勋,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大顺元年,迁马步军都指挥使,与李存孝击破张浚军于平阳。李存孝谋反既诛,以为蕃汉都校,讨伐李匡俦,招降赫连铎、白义诚,从伐王行瑜,积功官至…
顾夐 (五代词人)
顾敻(xiong),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及字号均不详。前蜀王建通正(916)时,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顾夐能诗善词。《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
钱镠 (吴越开国国君)
吴越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吴越开国国君。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
李存勖 (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唐庄宗)
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
刘玢 (南汉第二代皇帝)
刘玢(920年-943年),原名刘弘度,兴王府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汉高祖刘䶮第三子,母昭仪赵氏,南汉第二位皇帝(942年-943年)。刘玢初封宾王,后改封秦王。刘玢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其弟晋王刘弘熙生取代之心,光天二年(943年),刘弘熙找来力士数人在刘玢观赏角力的宴会…
李存璋 (五代时期军事将领)
李存璋(?-922年)五代时期军事将领,字德璜,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晋王李克用养子。唐僖宗乾符二年,李克用任云中守捉使,李存璋为其将校,杀节度使段文楚。中和二年,从晋王破黄巢,因战功授国子祭酒,同时兼管万肚、雄威等军,累迁义儿军使。受顾命,拥立庄宗,以为河东马步军使。从攻夹城,战柏乡,以功迁汾…
段思平 (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
段思平(893年—944年),即大理太祖,白族,大理喜睑(今喜洲)人,一说为剑川永旁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段思平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段保隆为南诏布燮。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任通海节度使,因受大义宁国主杨干贞迫害,遂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号召,联合奴隶和农奴为主的起义队伍,举行起义…
高继冲 (南平末代国君)
高继冲(公元943—973年12月11日),字成和(一作字赞平),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南平末代国君。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
郭忠恕 (画家)
郭忠恕,兼精文字学、文学,善写篆、隶书,尤其“界画”为世人推重,“界画”是随着山水画发展而派生的一科,主要是画与山水画中有关的亭台楼阁、舟船车舆。《圣朝名画评》中评他的界画,为“一时之绝”,列为“神品”,传世作品有《雪霁江行图》卷。
王继鹏 (闽国君主)
闽康宗王继鹏(闽东语:UòngGié-bèng;闽南语:ÔngKè-phêng;?―939年8月29日),后改名王昶,闽太宗王延钧长子,母南汉清远公主刘德秀,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王继鹏原封福王。宠妾李春燕本为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私通,因此向继母陈金凤求助,说服王延钧将其赐给王继鹏。闽永和元年(…
李从珂 (后唐末代皇帝)
李从珂(公元885—936年),本姓王,小字二十三,母魏氏,镇州平山(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王子村)人。后唐明宗李嗣源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史称后唐末帝或后唐废帝。长兴二年(931年),安重诲死后,李从珂出任左卫大将军,兼西京留守。三年(932年),进位太尉,升任凤翔节度使。四年(933年)…
王延曦 (五代时期闽国君主)
闽景宗王延曦(?—944年),后改名王曦(又作王羲),汉族,五代时期闽国君主,王审知之子,王延翰、王延钧之弟,王延政之兄,王继鹏之叔。
朱晃 (五代十国后梁太祖)
梁太祖朱晃(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人,母王氏佣食于萧县,五代十国梁朝开国皇帝。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自此唐朝结束了它289年的统治,…
李嗣本 (晋王李克用养子)
李嗣本(872年4月13日-916年)汉族,代北雁门人,生父张准为铜冶镇将,后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从击居庸关,以功迁义儿军使。从破王行瑜,迁威远军使。从攻罗弘信,以先锋兵破汤阴。从后唐庄宗击破潞州夹城。累以战功迁代州刺史、云州防御使、振武节度使,号威信可汗。天祐十三年,从后唐庄宗击刘鄩于故元城,下洺磁…
南吴杨溥 (南吴末代皇帝)
杨溥(900年-938年),南吴太祖杨行密四子,吴烈祖杨渥、吴高祖杨隆演之弟,南吴末代皇帝。920年(武义二年)杨隆演去世,杨溥为徐温所迎继吴王位,921年,改元顺义。927年(顺义七年),即皇帝位,改元乾贞。南吴于杨隆演及杨溥在位时,军政大权皆操之在徐温、及其养子徐知诰(李昪)父子之中,之所以即位…
桓温 (东晋杰出的军事家、权臣)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