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历史人物
尉景 (死后被追封为长乐王)
尉景字士真,是善无县人。秦、汉时设置尉候这一官职,因为他的先人有任此官职的,因此就以尉为姓氏。尉景性格温良敦厚,非常有侠义之气。
范云 (南朝齐、梁间诗人)
范云(451年-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
苏绰 (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年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得宇文泰信任,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助其改革制度。曾创制计帐、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周明帝二年(558年),配享周太祖(…
封孝琰
封孝琰(523年-573年),字士光,封孝琬弟,渤海之蓚人也。少修饰学尚,有风仪。年十六,辟州主簿,释褐秘书郎。天保元年,为太子舍人,出入东宫,甚有令望。丁母忧,解任,除晋州法曹参军。寻征还,复除太子舍人。乾明初,为中书舍人。皇建初,司空掾、秘书丞、散骑常侍,聘陈使主,已发道途,遥授中书侍郎。还,坐…
苏小小 (南齐钱塘名妓)
苏小小,乃是南齐时钱塘第一名伎,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才女佳人,传说中的名伎。年方十九的苏小小因为相思而感染上了风寒,再加上她从小就有了咳血病,不久便香消玉殒了,苏小小离世后,一位钟情于她的武林高手按她的遗愿将她葬在了西泠一棵柳树之下。杭州西湖有苏小小墓。
姚察 (南朝历史学家)
姚察(533—606),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父姚僧垣精医术,为梁大医正。姚察6岁诵书万余言,12岁能文。侯景之乱时,随父归乡里。年十三为萧纲所器重。萧纲登基,授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入陈朝,为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等职。陈亡入隋,于…
元恪 (北魏宣武帝)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515年),河南洛阳人,北魏王朝第八位皇帝(499—515年在位),孝文帝元宏次子,母为文昭皇后高照容。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后,16岁的元恪即位于鲁阳,由“六辅”秉政。在位期间,扩建洛阳城,巩固汉化基础;向南朝发动一系…
段文振 (北周、隋朝将领)
段文振(?―612年),北海期原(今山东青州)人,北周、隋朝将领。段文振少时有膂力,胆智过人,生性正直,通晓时务。初为中外府兵曹。后随北周武帝伐齐,夺取晋州,攻占文侯、华谷、高壁三城。攻并州迫使北齐安德王高延宗投降。随滕王宇文逌击败稽胡,历任相州别驾、扬州总管长史、天官都上士。大象二年(580年),…
元景献
原名晫(500年-520年),字景献,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玄孙,相州刺史赠太尉元熙之子。幼而清越,雅爱琴书。十八岁,随父镇守邺城。权臣元叉弄权擅命,隔离二宫,杀害太傅清河王元怿。神龟三年(520年),随父起兵,讨伐元叉和刘腾专政,事败被杀。孝昌元年,灵太后掌权后,得到平反昭雪。追…
裴松之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萧方智 (梁元帝萧绎第九子)
梁敬帝萧方智(543年―558年),字慧相,小字法真,梁元帝萧绎第九子,母夏贤妃,南朝梁皇帝。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承制行事。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被迫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
司马小君 (自称晋朝后裔)
司马小君,是平陵(今山东章丘西)人。北魏延兴元年(471年)十一月,陈双炽在平陵聚众三千余人造反,自称晋朝后裔,年号为圣君。攻破郡县,杀害官吏。齐州(今山东济南)刺史、武昌王拓跋平原(道武帝拓跋圭的曾孙)亲自讨击,杀七人,擒获司马小君,送京师平城,北魏孝文帝斩司马小君。
萧道生 (南朝齐始安王)
始安贞王萧道生,字孝伯,太祖萧道成次兄也。宋世为奉朝请,卒。建元元年,追封谥。建武元年,追尊为景皇,妃江氏为后。立寝庙于御道西,陵曰修安。
高岳 (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
高岳(512年-555年),字洪略,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族弟。高岳早年随高欢信都起兵,参加韩陵之战,累功至卫将军,此后留守邺都辅政,与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合称四贵,官至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封清河郡公。北齐建立后,高岳出任骠骑大将军、司州牧,进封清河郡王。后加…
刘灵助
刘灵助,燕郡人也。师事范阳刘弁,而粗疏无赖。或时负贩,或复劫盗,卖术于市。后事尔朱荣,荣信卜筮,灵助所占屡中,遂被亲待,为荣府功曹参军。
卫冀隆 (北魏学者)
卫冀隆,北魏学者。辽西人,曾任国子博士。学问师承自服虔。曾经撰写《难杜》,对杜预春秋的六十三条注文进行驳斥。后书失传。卫冀隆,北魏学者。辽西人,曾任国子博士。学问师承自服虔。曾经撰写《难杜》,对杜预春秋的六十三条注文进行驳斥。后书失传。清朝王谟的《汉魏遗书钞》,收入从《春秋正义》中摘抄出八条被引用的…
拓跋那 (北魏宗室成员,太武帝时期将领)
拓跋那(?-451年),鲜卑名阿斗埿,官至中都大官、仪同三司,爵封高凉王,北魏宗室成员,太武帝时期将领,个性骁勇善战,在太武帝后期曾经多次领兵对外作战。
大野拔 (东魏南青州刺史)
大野拔,复姓大野,名拔。生卒年不详,东魏南青州刺史。公元534年十一月,兖州刺史樊子鹄占据了瑕丘来抗拒东魏,南青州刺史大野拔率领一帮人马投奔了他。公元535年二月,东魏的仪同三司娄昭等人攻打兖州,樊子鹄派遣以前的胶州刺史严思达守卫东平,娄昭攻克了该城。然后,他又指挥部队包围了瑕丘,由于很长时间攻不下…
穆顗 (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四朝大臣)
穆顗(?-466年),鲜卑姓丘穆陵,鲜卑名六头,代人,爵封建安公,益号康。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四朝大臣。穆顗(?-466年),鲜卑姓丘穆陵,鲜卑名六头,代人,爵封建安公,益号康。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四朝大臣。
刘义隆 (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