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历史人物
柳世隆 (南北朝时期宋、齐大臣)
柳世隆(442年-491年),字彦绪,河东解(今山西永济)人,南北朝时期宋、齐大臣,尚书令柳元景之侄。柳世隆早年曾任上庸太守,后起兵响应宋明帝,历任尚书仪曹郎、太子洗马、前军长史等职,与后来的齐武帝萧赜结下深厚的交情。沈攸之造反时,柳世隆扼守郢城,使其不得东下,后被召回朝中,任侍中、尚书右仆射,封贞…
贾思伯 (北魏大臣)
贾思伯(468年—525年)字仕休,北魏大臣,北魏益都(今寿光)人,幼年聪慧,10岁能诵诗,“工草隶,善辞赋,文苑儒宗,遐迩归属”。
何子朗
[约公元四七九年至五二二年间在世]字世明,东海郯人。生卒年不详,约齐高帝建元初年至梁武帝普通三年之间在世,年二十四岁。人物简介早有才思,工清言周舍每与共谈,服其精理。尝作败家赋,拟庄周马棰,其文甚工。世人语云:“人中爽爽何子朗。”初,子朗与宗人思澄、逊俱擅文名,时人又语云:“东海三何,子朗最多。”历…
宗悫 (南朝宋将领)
宗悫[què],字元干,南阳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将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练武,直到练成才对他叔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风破浪”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宗悫真的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吴均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人(现在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深受沈约的称赞。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韦子迁 (韦旭第四子)
韦子迁(?-?),字季举,京兆杜陵人,韦旭第四子,韦敻、韦孝宽和韦孝固的弟弟。因其兄韦孝宽军功卓著,宇文泰赐姓宇文氏,因此又称宇文子迁。
萧宝融 (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的末代皇帝)
萧宝融(488年-502年),即齐和帝,字智昭,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的末代皇帝(501年4月14日-502年4月30日)。齐明帝萧鸾的第八子,东昏侯萧宝卷的弟弟。建武元年(494年),齐明帝封其为随郡王。永元元年(499年),东昏侯即位,改封南康王。东昏侯被废,萧宝融即位。在位一年,被迫让位。萧衍代齐称…
庾信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
长孙稚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将领、官员)
长孙稚(?—535年),字承业,原名冀归,魏孝文帝以他年幼就继承家业,赐名为稚,《北史》为避唐高宗李治讳称之为长孙幼。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将领、官员。司空、上党靖王长孙道生曾孙,征南大将军、上党定王长孙观之子。长孙稚历任前将军、抚军大将军等职,封公爵。孝昌二年(526年),征伐反叛的五原人鲜于修礼时…
元姑娘 (南北朝北魏时期皇女)
元姑娘(528年2月12日—?),本姓拓跋,河南洛阳人。北魏时期皇女,曾被其祖母胡太后充做皇子拥立为帝。孝明帝元诩和潘充华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元姑娘出生后,本应封为公主。父亲孝明帝暴死后,被掌握实权的祖母胡太后谎称“皇子”,拥立为帝,大赦天下,年号武泰。元姑娘即位当天,胡太后面对人心已定,…
杨子华 (北齐画家)
杨子华,北齐画家,擅画人物、宫苑、车马等,曾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
裴子野 (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于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中大通二年(530年),仕齐、梁两朝,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魏收 (南北朝时期史学家)
魏收(507~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人。南北朝时期大臣、历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机警敏捷,颇有文采,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再仕东魏,拜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修撰国史。北齐建立后,拜中书令、魏尹、秘书监、著作…
冯清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一任皇后)
孝文废皇后,冯氏,名不详,野史名冯清,但没有提供来源,故不可靠。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一任皇后。太皇太后冯氏(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的侄女。
元氏 (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潘外怜的女儿)
元氏(528年2月12日——?),女,鲜卑人,生于北魏首都洛阳(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真名不详,元姓(本为拓跋姓),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出生后因时局危险,所以她的祖母、掌握帝国实际大权的皇太后胡氏对外宣称本为女性(即皇女)的她是男性(即为皇子),并宣布大赦天下,…
卢景裕
卢景裕,字仲儒,小字白头,范阳涿人也。章武伯同之兄子。少聪敏,专经为学。居拒马河,将一老婢作食,妻子不自随从。又避地大宁山,不营世事,居无所业,惟在注解。其叔父同职居显要,而景裕止于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
元子攸 (孝庄帝)
元子攸(507-531年),字彦达,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一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母为李媛华。元子攸姿貌俊美,有勇力。年轻时作为孝明帝元诩伴读,颇为友爱。初封武城县开国公,拜中书侍郎、城门校尉,迁散骑常侍、御史中尉。孝昌二年,进封长乐王,加侍中、中军将军。三年,转卫…
王僧辩 (南朝梁名将)
王僧辩(?—555年10月26日),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右卫将军王神念次子,南朝梁名将。王僧辩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551),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王僧辩因功…
萧摩诃 (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
萧摩诃(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萧摩诃自幼随父亲在始兴郡生活,后被姑夫蔡路养抚养长大。侯景之乱后,追随侯安都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巴山太守。此后,萧摩诃跟随吴明彻,屡破北齐军,升任武毅将军、谯州刺史。后来,吴明彻在与北周争夺吕梁的战役中被俘虏,萧摩诃则…
元劭 (北魏宗室大臣)
元劭(502~528年),字子讷,一字令言,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彭城武宣王元勰嫡长子,孝庄帝元子攸同母兄。善于武艺,少有气节。起家宗正少卿,袭封彭城王。除使持节、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孝昌末年,灵太后乱政失德,四方纷扰,阴蓄大志。为安丰王元延明所荐,征为御史中尉。武泰元年(5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