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人物
陈新甲 (明朝定州知州)
陈新甲(?~1642),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人(今重庆市长寿区)。万历三十六年举人,授定州知州。崇祯元年(1628),入为刑部员外郎,进郎中,迁宁前兵备佥事。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十一年,受杨嗣昌推荐,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协御清兵。十三年,进兵部尚书,从而成为是从明弘治年间(1…
汪广洋 (明朝初年宰相)
汪广洋(?~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
郭英 (明初将领)
郭英(1335-1403年),明初将领。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他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1384年(洪武17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
林大钦 (潮汕本土培养的唯一一位科举文状元)
林大钦(1511年~1545年),明嘉靖壬辰科状元。字敬夫,号东莆。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山兜村人(今为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三村人。)自幼家贫,聪颖嗜学。1532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以母老乞归,结讲堂于桑浦华岩山,与乡子弟讲贯六经,究性命之旨。1540年母逝,哀伤过度而大病。1545年葬母于桑浦山…
也先 (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
绰罗斯·也先(?—1455年?),蒙古族,绰罗斯·脱欢之子。简称也先,清朝时期译作额森,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也是相当于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向明朝朝贡被封为敬顺王,同时被脱脱不花封为太师,在他统治期间,瓦剌达到极盛。也先的父亲脱欢统一了蒙古东部地区,也先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继承成为瓦剌的…
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
王振 (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
王振,男,汉族,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
孝穆皇后 (孝穆皇后—明孝宗朱祐樘生母纪淑妃)
孝穆皇后(15世纪?-1475年),纪姓,名不详。中国明朝时期皇族女性,出身贺县。为明宪宗朱见深妃。在瑶族民间传说中,因瑶话纪李不分,又称李唐妹。
明世宗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
李安世(明朝) (明末官吏)
李安世,字泰若,浙江人。明末官吏。崇祯癸未进士。历官泗州学正、刑部主事、尚宝司卿。李安世,字泰若,浙江人。明末官吏。崇祯癸未进士。历官泗州学正、刑部主事、尚宝司卿。像取自清代修《浙江姚江、蕙江、甬江三江李氏宗谱》。
咸宁公主 (明成祖朱棣第四女)
咸宁公主(1385年-1440年7月27日),朱氏,明成祖朱棣第四女,生母仁孝文皇后,即徐皇后,明仁宗朱高炽为其同母兄弟。生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下嫁宋瑛(西宁侯宋晟之子),正统五年六月己亥(1440年7月27日)薨。
杨士奇 (明朝首辅)
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入仕,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
明宣宗 (明朝第五位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八大山人 (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quàn,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遗民。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花鸟以水墨写意为…
孝恪皇后 (明世宗嘉靖帝妃嫔之一,明穆宗生母)
孝恪皇后杜氏(?—1554年),明世宗嘉靖帝妃嫔之一,明穆宗生母。嘉靖十年,封康嫔。十五年,进封康妃。三十三年正月薨,赐谥“荣淑”,葬金山。穆宗立,上尊谥曰“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太后”。迁葬明十三陵的永陵,祀主神霄殿。追封后父杜林为庆都伯,命其子继宗嗣。
潘允端 (修建了豫园)
潘允端(1526~1601),字充庵,上海人,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允端留给世人最大的贡献就是修建了豫园。
郑和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
孙传庭 (明末著名儒将)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末著名儒将,秦军统帅。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崇祯催战,无奈草率出战…
祖宽
祖宽(?—1639年),明末辽东(今辽宁辽阳)人。早年是祖大寿家仆,为宁远参将、副总兵。崇祯八年(1635年),以三千关宁军镇压农民军,卢象升说:“援剿之兵,惟祖大乐、祖宽所统辽丁为最劲,杀贼亦最多。”卢象升战死后归洪承畴。崇祯十一年冬,清兵南下,师援山东。次年济南失守,褫职被逮,以“失陷籓封罪”处…
乐安公主 (明光宗朱常洛与李康妃之女)
乐安公主(1611年-1643年),本名朱徽媞,明朝公主,明光宗朱常洛第八个女儿。李康妃所生,有同母兄弟朱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