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轶事典故
周必大鹤飞盏
据说周必大有一个酒杯名为“鹤飞盏”,斟上酒,杯上的鹤就飞起来,喝完酒后,鹤就不见了。
周必大周鹭鸶
据《西湖二集》记载,周必大长身瘦面,嘴上无根髭须,身板伶仃,如同高脚鹭鸶。当时民间称他为“周鹭鸶”,他的政敌编造歌谣嘲讽他:周鹭鸶,嘴无髭,瘦脸鬼,长脚腿。
周必大大承气汤
周必大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时,朱熹在与刘子澄的信中评论此事说:“现如今是需要下大承气汤(药性较猛烈的泻药)的症状,他(孝宗)却下四君子汤(药性柔和缓慢的补药,此指周必大)。虽然不会造成危害,恐怕对病情也没有好处!”
周必大貌类温公
据记载,周必大身材高大而脸庞清瘦,样貌如同野鹤。他在翰林院任职多年。孝宗(原文寿皇是指宋孝宗退位后,宋光宗所上尊号“至尊寿皇圣帝”的简称)在一天退朝空闲时,感叹说:“好一个宰相!只是怕他福薄。”一个老宦官在孝宗身边说:“官家(对皇帝称呼)所感叹的,难道不是周必大吗?臣观察司马光的画像,也像周必大一样清瘦。”孝宗为此一笑,于是提拔周必大。周必大此后任太平宰相,参与并闻知禅让盛事,晚年出镇长沙,退休后得享十多年的清闲福气。
周必大直谏不讳
淳熙初年,孝宗常亲临球场,周必大说:“臣固然知道陛下不会忘记检阅战备,然而太祖(赵匡胤)二百年的天下,其希望在于圣上的勤勉,希望陛下自爱。”孝宗脸色一变,说道:“你的话很忠心,是不是为了预防衔橛之变(意外发生的事故)?朕正以国仇未报、耻辱未雪为念,不想自寻安逸。”
淳熙七年(1180年),孝宗问他:“执政与宰相,本来应当和睦而又有不同之处。在这之前宰相论述某事,而执政再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这是为什么?”周必大说:“大臣本来应该相互支持或反对。自从秦桧当权后,执政不敢说一句话,以后便成为理所当然。陛下虚心请教抛开自己的尊严,大臣哪敢自以为是?只要小事不敢隐瞒,那么大事又有什么理由要隐瞒。”孝宗深以为然。当时久旱不雨,孝宗下手诏求直言。宰相认为此诏一下,各州郡都会乞求赈济,如何应付,于是约周必大一起上奏反对此令。周必大说:“陛下想了解下面的情况,而我们却要加以阻拦,怎么可以堵塞公众的言路呢?”
周必大为婢取水
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周必大夫人王氏有媵妾(陪嫁的女子,或指姬妾或陪嫁丫头。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周必大盼着她来,王氏便只让媵妾待在后院活动,不让她进厅堂。正值暑季,一次周必大经过后院,媵妾告诉他自己渴,周必大便舀热水给她喝。夫人在屏风后窥视,走出来说:“好一个相公,竟然为奴婢取水。”周必大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见建义井(供公众汲用之井)的那些人吗?”
周必大救火宰相
据《西湖志余》和《西湖二集》记载,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丙子),周必大中进士,做临安府和剂局门官。他将近五十岁,方得一子,寻个姚姓乳娘(乳媪)给这个儿子喂乳。不料姚乳娘患起一场感寒症来,特占一卦,占卜的文辞(文中的繇)说:药王蠲痾(治愈疾病),财伤官磨。困于六月,盍祈安和!不久,姚氏病死。周必大见灵验,恐六月深有可忧之事,心中忐忑,日日谨慎。直到六月三十日,周必大认为灾星已过,同僚官便置酒到周宅中,开怀畅饮。当时周必大住在样沙坑,与运属王氏连栋。王家小舅子是新任御史马舜韶,权威势大。当日,马舜韶来王家,王氏大摆宴席。谁料到了夜里,王家丫鬟因日间伏事舅爷,忙了一日,把灯插在壁上便睡去,那灯火延在壁上,首先烧着周必大的宅子,一时间便延烧数百家,周必大从睡梦里醒来,急急救得家眷人口;衣服之类,烧得个罄尽。
临安帅韩仲通明知这火从王家烧起,因王家舅爷为御史不敢得罪,便拿住周必大并邻比五十余人,单单除出王家。诸人尽数在狱中,奏行三省勘会。周必大在狱中问狱吏道:“失火延烧,据律该问什么罪?”狱吏道:“该问徒罪。”周必大道:“我一人承担,以免五十邻比之罪,我还该何等罪?”狱吏道:“不过除籍为民。”周必大叹息道:“人果可救,我何惜一官?况舍我一顶纱帽,以救五十余人之罪,我亦情愿。那卜辞上说‘财伤官磨’,数已前定矣,怎生逃避?”周必大认定主意,不肯变更,自认状词。于是周必大被削爵,释放五十余人出狱。
周必大家被烧得寸草俱无,又因削了官爵,安身无地,只得投奔丈人王葆(字彦光)。冬日里一天大雪,王葆梦见门前有许多黄巾力士在门前扫雪,还说:“明日丞相到此,扫雪奉迎。”次日恰好是周必大来到。王葆暗自吃惊:“难道这除籍为民的人可为丞相?这个梦准要应在周必大身上了。”不久,高宗开博学鸿词科。王葆因梦中之事,极力要周必大应考。周必大道:“此事久不料理,怎好冒失而去?”王葆刺激他:“你安于现状了。”周必大不得已只得作怏怏不乐状到临安。那时权奸秦桧病死,高宗更化(改制),由汤鹏举出卷,试法极严,而周必大因为先前梦见卤簿图,便记得烂熟,汤鹏举看这一卷考核精细,取为首卷,周必大从此在翰林院九年,文章之名布满天下。之后荣登相位,民间称他是救人积了阴德才有荣华富贵。
周必大敬慕三忠
周必大曾在乡里建三忠堂,因欧阳修(谥文忠)、杨邦乂(谥忠襄)、胡铨(谥忠简)都是庐陵人,也都是周必大平生所敬慕的人,所以周必大撰文记述他们的事迹,这是他的绝笔。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dna9th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