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历史人物
周思王 (东周君主)
周思王(?-前441年),姓姬,名叔袭,东周君主,为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之弟。前441年,叔袭杀害周哀王即位,为周思王;在位仅五个月,八月又被弟王子嵬所杀。
姬囏 (中国西周第七代天子)
周懿王姬囏(约公元前937—公元前892年),姬姓,名囏(jiān),周共王姬繄扈(yīhù)之子,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太平御览》引《史记》:“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
申伯 (谢氏始祖,南申国开国君主)
申伯(西周厉王至宣王时期人),炎帝部落,姜姓,西申国公子诚,周宣王之妻舅。谢氏始祖,南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开国君主。
周釐王 (东周第四任君主)
周釐王姬胡齐(?―公元前677年),姬姓,名胡齐,周庄王姬佗长子,东周第四任君主,公元前682年―公元前677年在位。公元前682年,周庄王去世,姬胡齐即位,是为周釐王(亦作周僖王)。公元前681年,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78年,正式册封晋武公为晋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周釐王去世,谥号釐王…
姜子牙 (齐国开国君)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
季历 (周文王之父)
季历,姬姓,名历。季是排行,所以称季历,尊称公季、王季、周王季。周太王之少子,周文王之父,周武王和周公旦之祖父。季历接位后,师承古公亶父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朝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在商王朝的支持下,他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提高军…
周平王 (东周第一任君主)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
霍叔 (周朝诸侯国霍国始封君,霍姓始祖)
霍叔,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处,世称霍叔处,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八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霍国(今山西霍州)始封君,霍姓始祖。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霍叔处封于霍地,建立霍国,与管叔鲜、蔡叔度协助、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
燕侯克 (周朝燕国第一位国君)
燕侯克,男,姬姓燕氏,燕国第一位国君,召公的儿子。
许文叔 (周朝许国始封国君)
许文叔,姜姓,许氏,名丁,排行叔,周朝许国始封国君。《汉书·地理志》颍川郡许本注作“许大叔”,《清华简》作“吕丁”、“宗丁”,《逸周书.世俘》作“吕他(吕佗)”,《说文》又作“甫侯(吕侯)”。与吕尚同为吕国后裔,一说为吕尚之子。在周文王时担任司明刑的重要职务,周武王时更亲历伐商的牧野之战,建立大功,…
毁隃 (周部族首领、周王先祖)
毁隃:差弗之子,黄帝的第十一世孙,周部族首领、周王先祖。
姬郑 (东周君主)
周襄王(?―前620年),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周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周襄王时地位已凌驾于周王及各诸侯国之上…
闳夭 (西周开国功臣,西伯昌的“四友”之一)
闳夭(hóngyāo):西周开国功臣,西伯昌的“四友”之一。
卫康伯 (周朝卫国第二任国君)
卫康伯卫髦,谯周《古史考》作卫牟伯,姬姓卫氏。卫康伯为周文王之孙,因此又称王孙牟。杨宽认为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伯懋(mào)父”就是卫康伯,杨宽认为是“懋”与“牟”音同而通用。卫康叔之子,卫考伯之父。卫国第二任国君,在位期间相当于西周时期周康王的在位期间。是成康时期西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蔡伯荒 (春秋诸侯国蔡国第三任君主)
蔡伯荒,即姬伯荒,华夏族,为春秋诸侯国蔡国君主之一,是蔡国第三任君主。他为蔡仲子,在位年不详。《史记》卷三十五
尹喜 (巨无上真人)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又称文始真人,或称“关尹”。甘肃天水人,周敬王(?-前477年)之大夫,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敬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
周穆王 (中国西周第五代天子)
周穆王(约公元前1054年—公元前949年),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是《穆天子传》。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
周考王 (周朝天子)
周考王(?—前426年),全谥为周考哲王,《帝王世纪》云“考哲王”,或曰“考悊王”。华夏族,姬姓,名嵬。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与周思王之弟。公元前441年,姬嵬杀害其兄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在位15年。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其子姬午接替即位,是为周威烈王。谥法云:“大虑行节曰考”。葬处不明。
巴蔓子 (巴国将军)
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约公元前4世纪,巴国朐忍(今万州一带)发生内乱,时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巴国将军蔓子遂以许诺酬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兵平息内乱。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认为国家不可分裂,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
姬辟方 (中国西周第八代天子)
周孝王姬辟方(?—公元前886年),姬姓,名辟方,周穆王姬满之子,周共王姬繄扈之弟,周懿王姬囏的叔父,西周第八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892年—公元前886年。周懿王死后,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姬燮懦弱无能,姬辟方乘机夺取王位,是为周孝王。公元前886年,周孝王去世,谥号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