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钱象祖 (南宋丞相)
钱象祖(1145年——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吴越王钱俶之后,参知政事钱端礼之孙,南宋丞相。
谢深甫 (南宋中期宰相)
谢深甫(1139年—1204年),字子肃,号东江,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宰相。南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嵊县尉,昆山县丞,浙漕考官,青田知县。被荐于朝,宋孝宗召见,询用人之道,授籍田令,调大理寺丞。江东大旱,任常平提举,制订并推行救荒措施,缓和灾情。绍熙元年(1190)后,升右正言…
苏颂 (北宋中期官员,天文学家、药物学家)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后徙居润州丹阳。北宋中期官员,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出身闽南望族,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登进士第,长年在馆阁任职,遍历地方长官,并两次出使辽朝。累官至刑部尚书、吏部…
毕士安 (北宋初年宰相、诗人)
毕士安(938年-1005年),本名毕士元,字仁叟,小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毕士安进士及第。宋太宗即位后,拜监察御史,出知乾州。入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真宗即位后,累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大力推荐寇准。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决策,…
汤思退 (南宋宰相)
汤思退(1117年—1164年),南宋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景宁汤氏第七世祖。据《汤氏宗谱》记载,汤氏二世祖永高于北宋初自青田徙居剑川石笏,即今龙泉市八都镇瀑云安田村。北宋末其曾祖父汤高由此徙龙泉县龙门乡汤侯门村,民国年间,该乡被划归云和县,现已变为库区,沉没仙宫湖中。所以汤氏称自己系处州龙泉(…
陈俊卿 (南宋名相、诗人)
陈俊卿(1113年-1186年8月8日[1]),字应求。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南宋名相、诗人。陈俊卿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初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宋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旋即改为参赞都督府军事,屡遭权幸排挤,历知泉州、知漳州等地。乾道…
万俟卨 (南宋初年宰相)
万俟卨[mòqíXiè](1083年—1157年),字元忠(一作元中),开封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政和二年(1112年),考中举人,初任湖北提点刑狱,依附秦桧,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绍兴十一年(1141年),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主治岳飞之狱,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
唐恪 (北宋钦宗朝宰相)
唐恪(?—1127),字钦叟,宋余杭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北宋末年大臣,钦宗朝宰相,(《金石萃编》卷一三三《澹山岩题名》)。
王淮 (南宋名相)
王淮(1126年—1189年),字季海,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王淮登进士第,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等职。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王淮去世,获赠少师,谥号“文定”。王淮为官四十年,被宋…
范宗尹 (南宋宰相)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阳西北)人,南宋宰相。范宗尹是宣和三年进士,在北宋末年累升至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年),出京担任舒州知县,因反对李纲为相,又被劾曾受张邦昌伪命,责鄂州(今湖北武昌)安置。建炎三年(1129年),吕颐浩任相。范宗尹被召回,历任…
夏竦 (北宋副宰相)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魏仁浦 (北宋初年宰相)
魏仁浦(911—969年),字道济,卫州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北宋初年宰相。出身贫寒,机敏聪慧,博闻强记。后晋时期,担任枢密院小吏,抵御契丹进攻。归附后汉高祖刘知远,选为托孤大臣。交好郭威,成为后周开国元勋,历任枢密都承旨、检校太保、枢密使,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周世宗的宰相。清静俭朴、宽…
欧阳珣 (北宋末年抗金民族英雄)
欧阳珣(?—1126年),字全美,庐陵县永和(今吉安县永和镇)人。北宋末年抗金民族英雄。
赵雄 (南宋孝宗时右丞相)
赵雄(1129—1194),字温叔,资州(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人,宋孝宗时官至右丞相,宋光宗时进封卫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赵葵 (南宋名将、画家、诗人)
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南宋名将、画家、诗人,京湖制置使赵方次子、知静江府赵范之弟。赵葵早年随父抗金,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以功授承务郎、知枣阳军。历官庐州通判、将作监丞、知滁州等职。绍定四年(1231年),擒斩叛将…
杜范 (南宋宰相)
杜范(1182~1245),南宋宰相。字成之,号立斋,南宋嘉定元年(1208)进士,历任金坛县尉,婺州司法参军,户部架阁文字,大理寺司直,军器局监丞。端平二年(1235)十二月,任监察御史,弹劾右丞相郑清之用师河洛,兵民死数十万。次年任秘书监兼崇政殿说书。时蒙古军进犯江陵,建议沿江帅臣兼江淮制置大使…
史嵩之 (南宋名臣)
史嵩之(1189年-1257年10月6日),字子由,一作子申,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名臣,尚书右仆射史浩之从孙、右丞相史弥远之从子、提举福建盐茶事史弥忠之子。史嵩之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中进士,调光化军司户参军,后任襄阳户曹。历任襄阳通判、京湖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要职,经营襄阳,抵…
冯拯 (北宋时期宰相)
冯拯(958-1023年),字道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出生于孟州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北宋时期宰相。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起家大理评事、峡州通判。淳化年间,拥戴许王李元僖,坐罪贬官。宋真宗即位,负责枢密院的事务,授参知政事,迁兵部侍郎。大中祥符初年,参与封禅泰山,从祀汾阴,作为…
赵汝愚 (南宋名臣)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原籍饶州余干(今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生于崇德县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平阳郡懿恭王赵允升六世孙,郯勤孝王赵宗惠五世孙,建国懿恭公赵仲企玄孙,西头供奉官赵士虑之曾孙,申国公赵…
余端礼 (南宋宰相)
余端礼(1135年—1201年),南宋宰相。字处恭,衢州龙游(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与赵汝愚共赞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