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丁谓 (北宋初年宰相、奸臣、五鬼之一)
丁谓(966年~1037年),字公言,号谓之,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初年宰相、奸臣、五鬼之一。丁谓自幼聪颖,过目不忘,淳化三年,考中进士,历任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盐铁副使等职,大中祥符元年(1008),出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枢密直学士,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大…
丁大全 (南宋宰相,政治家,奸臣)
丁大全(公元1191~公元1263年),字子万,镇江(今江苏镇江)人,南宋宰相,政治家。宋理宗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中进士,调任萧山尉。为安抚使史嵩之所器重。累官为大理司直、添差通判饶州。历任太府寺簿,尚书茶盐所检阅江州分司,兼枢密院编修官,右正言兼侍讲,右司谏,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兼侍读。丁大…
吕夷简 (北宋名相)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郡寿县(今安徽省凤台县)人,祖籍京东路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北宋名相,杰出的政治家。太子太师吕蒙正之侄,大理寺丞吕蒙亨之子。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及第,起家绛州军事推官,累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授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参知政事。…
范钟 (南宋政治家、宰相)
范钟(1171年-1248年),字仲和,婺州兰溪纯孝乡(今属兰江街道)里范村人。南宋政治家、宰相。嘉定二年(1209年)举进士。历官武学博士、太平州通判、知徽州等职。嘉熙四年(1240年),升任参知政事,范钟向皇帝呈进《时政十疏》,提出十件兴国大事:“正君心,定国本,别人才,谨王言,节邦用,计军实,…
蔡确 (北宋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仁宗嘉祐四年科进士,历任邠州司理参军、御史中丞、领司农寺。神宗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协助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哲宗初即位(1086年),转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元祐元年闰二月,被罢为…
沈该 (南宋大臣)
沈该,字守约,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绍兴间任职礼部侍郎,出知夔州,召还,除参知政事,进左仆射,以老请罢,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
何涣 (北宋人物)
何涣,字仲浩,又字潜庵,生卒不详,余干习太(今社庚)乡湾头何家村人,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辛丑科进士第一,他是余干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何涣祖籍浙江永康,祖父何执中,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任尚书右丞。政和二年(1112),与蔡京并任左右丞相。史载何执中“有吏才,知世情,惜人才,宽民力,居富贵…
韩琦 (北宋宰相、词人)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仁宗天圣年间进士。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当时,边疆传颂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身经历…
梁适 (北宋时期大臣)
梁适(公元1000年~公元1070年),字仲贤,山东东平(须城)人。父梁颢为翰林大学士,适以父荫为官。但是为证明自己实力,在景祐元年考取进士。主管淮阳军后,上奏皇帝减少朝庭硬派给京东路百姓的丝绸一百三十万。虽然“状元父子”双双早逝,仲贤却带领家族走向繁盛。人称“忠孝三梁”(梁颢,梁固,梁适),可与“…
赵挺之 (北宋后期宰相)
赵挺之(1040~1107年),字正夫,密州诸城县(今山东省诸城市)人。北宋后期宰相,女词人李清照的公公。熙宁三年(1070年),考中进士,出任登棣二州教授、德州通判。宋哲宗即位,担任秘阁校理,历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宋徽宗即位,担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力主绍述之说,排击元祐党人。崇宁元年(…
余深 (北宋大臣)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大臣,福州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
李迪 (北宋宰相)
李迪(971-1047年),字复古,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北宋宰相、诗人。景德二年(1005年),状元及第,出任徐州通判。历任著作郎、直史馆、三司盐铁判官、海州监税、右司谏、知郓州、起居舍人、吏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知制诰、秘书监、等职,在地方政绩卓著,在中央参与军国要务,出入内外,两度担任…
白时中 (北宋奸臣)
白时中(?-1127年),字蒙亨,北宋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北宋奸臣,进士出身,累官为吏部侍郎,因事出知郓州。不久又得召用。政和六年,拜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宣和六年,担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封崇国公,一切奉蔡京父子的意志。靖康之变时,时中建议钦宗弃城逃跑。后被弹劾懦弱。不久卒。
李沆 (北宋时期名相、诗人)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
杜充 (两宋之际大臣、宰相)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阳)人,两宋之际大臣、宰相。哲宗绍圣间进士。靖康初年,知沧州。建炎二年,代为东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军打仗,先是全部放弃了抗金起义不断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义都被金军镇压,由此彻底丢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国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建炎三年,南逃建康府,丢掉…
梁克家 (南宋名臣、学者)
梁克家(1127年3月17日-1187年7月24日),字叔子,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南宋名臣、学者。梁克家自幼聪敏,勤奋自励。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中状元,初任平江佥判,后官至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乾道八年(1172年),拜右丞相后兼任枢密使。乾道九年(1173年)以观文殿…
刘正夫 (北宋大臣、书法家)
刘正夫(1062—1117年),字德初,衢州西安县(今浙江省衢州市)人。北宋大臣、书法家。元丰八年,考中进士,授太常博士,累迁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宋徽宗政和六年,特进少宰、开府仪同三司,册封康国公。政和七年,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文宪,累赠太傅,与时人范致虚、吴材、江屿号称“四俊”。
曾公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在嘉祐六年(1061年)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宋英…
张浚 (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4月20日),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登进士第,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等职。苗刘之变时,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
李宗勉 (南宋宰相)
李宗勉(?~1241年),字强父,杭州富阳古城(今常安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