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人物
固伦纯悫公主 (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第十女)
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第十女,序齿为六公主。其母为玄烨庶妃纳喇氏,即通嫔。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2岁时受封为和硕纯悫公主。是年九月初三嫁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凌。公主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去世,时年…
赫舍里·索额图 (索尼第三子)
赫舍里·索额图(1636年-1703年),号愚庵,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间权臣,世袭一等公。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
左宗棠 (晚清时期的重臣)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
杜心五 (清末民初武术家)
杜心五(1869一1953),名慎媿,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革命生涯。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贤,…
林则徐 (清朝道光时期大臣)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
顾贞观 (清代文学家)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
辜鸿铭 (清末怪杰)
辜鸿铭(1857.7.18-1928.4.30),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
洪秀全 (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名讳而改为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官禄村人。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写《原道救世歌》。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
富察·衮代 (清太祖努尔哈赤继福晋)
富察·衮代(公元?~1620年),满族,清太祖努尔哈赤继福晋,后世称太祖继妃。富察·衮代于后金孝慈皇后之前,嫁与清太祖努尔哈赤,称大妃。
施琅 (清朝初期重要将领)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泉州晋江军事家。明末清初人。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清军渡海收复台湾。在施琅的治理下,规定“赴台者不许携眷…
耿精忠 (清朝靖南王)
耿精忠(1644年—1682年),辽东盖州卫人(今营口盖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
皇太极 (建立大清的有为之君)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或HongTaiji,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
林爽文 (台湾天地会的北路领袖)
林爽文,平和县坂仔人。于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随父渡台,居彰化大里代庄(今台中县大里市),以耕田、赶车为业。三十九年,参加严烟组织的"天地会",不久成为台湾天地会的北路领袖。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一七八六至一七八八),台湾暴发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农民起义斗争。起义军的领袖就是林爽文。
孙嘉淦 (康雍乾三朝)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孙嘉淦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小官,此后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
张廷玉 (清朝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固伦和孝公主 (乾隆皇帝最爱的女儿)
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母惇妃汪氏。李朝史料记载,乾隆喜怒暴发,宦寺之属,少有差失,辄施鞭棰,多至百余度。和孝公主,最为乾隆所钟爱,虽盛怒之时,见公主则辄解。所以每当鞭棰之时,宫人必送公主而止之,是如为白遣。乾隆凡有非常之擧,宫中必借公主一言以沮之。公主貌类父亲,…
溥杰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清皇室成员,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溥杰生于北京清皇室醇亲王府,溥杰的祖父为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伯父为光绪帝,其父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是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之五弟…
莎罗奔 (清朝人物)
莎罗奔(?—1760.06.23),藏族,齐浸(今金川县)人,金川县藏族首领嘉勒巴之庶孙。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十一日,病逝于大金土司官寨。
冯铨 (明清贰臣)
冯铨(1595年—1672年),字振鹭。顺天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中国明清贰臣。明万历进士,受检讨。天启五年(1625),谄事魏忠贤,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不久即晋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即免罢。崇祯初以谄事魏忠贤,赎徙为民。顺治元年(1644年)降清,令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次…
寿庄固伦公主 (道光与庄顺皇贵妃乌雅氏之女)
寿庄固伦公主(1842——1884):旻宁第九女。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日,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