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清史稿》:①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国籓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云。 ②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名人评价
胡林翼:①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②精熟方舆,晓畅兵略,在湖南 赞助军事,遂已克复江西、贵州、广西各府州县之地。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其刚直激烈,诚不免汲黯太戆、宽铙少和之讥。要其筹兵筹饷,专精殚思,过或可宥,心固无他。
潘祖荫: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曾国藩: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李鸿章: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唯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彭玉麟:忠君爱国,直做到全始全终。
曾国荃:①东戡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实同是鞠躬尽瘁。 ②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
翁同龢:其豪迈之气,俯仰一世。
杨昌濬:用兵善于审机,坚忍耐劳,洞烛先几。······克一城、复一郡,即简守令以善其后。用人因材器使,不循资格;为政因时制宜,不拘成例。外严厉而内慈祥,所至威惠并行。甘省安插回众十余万,不闻复有叛者;固措置之得宜,亦恩信之久孚也。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绾钦符十余稔,从未开支公费;官中所入,以给出力将士及亲故之贫者。督两江时,年七十余矣;检校簿书、审视军械,事事亲裁。居尝以汉臣诸葛亮自命;观其宅心澹泊、临事谨慎、鞠躬尽瘁以经王事,可谓如出一辙。
刘锦棠:宗棠事无巨细精粗,必从根本做起,而要以力行。师行万里沙碛之地,虽酷暑严寒,必居营帐与士卒同甘苦。垒傍隙地,悉令军士开垦;荒芜既辟,招户承种,民至如归。城堡、桥梁、沟渠、馆舍,乘战事余暇,修治完善;蚕织、牧畜,罔不因势利导,有开必先。军兴日久,文教浸衰;宗棠身在行间,讲学不辍。每克一城,招徕抚绥,兴教劝学。俄官索斯诺福斯齐游历,过甘阐说西教;宗棠接见,讲《孟子》“三必自反”之义,俄官为之敛容。其能以诚感人如此。
光绪帝: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莅事忠诚。由举人、兵部郎中带兵剿贼,迭著战功,蒙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擢升卿寺。同治年间,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勋劳。穆宗毅皇帝深资倚任,畀以疆寄,洊陟兼圻,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运筹决胜,克奏肤功。简任纶扉,优加异数。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竭谋赞画,悉协机宜。旋任两江总督,尽心民事,裨益地方,扬历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终始如一。
《御赐祭文》:①东平浙水,南靖闽都,西极昆仑,北清畿甸。 ②书勋则钟鼎千秋,论治而堂廉一德。
林世焘:绝口不言和议事,千秋独有左文襄。
吴汝纶:①公用兵,规远势,防后路,尤善审机,随贼势变化,不常其方略。②公性刚行峻,不为曲谨小让。③公精吏事,所至恤民、兴学、理财、治水利。闽浙裁兵加饷,各省援用为法。而于制造船炮尤兢兢。议者惜公才用之未竟其志也。
唐才常:左、彭(彭玉麟)二公之直烛巨奸,不顾身家,绝无附会。
裴景福:左文襄佐骆文忠(骆秉章),仅一幕职而得行其志,似愈于曾文正(曾国藩)之为相;奉命出征,发谋出虑,朝廷亦从不牵制,此老一生际遇,文正不如也。
杨昌济:宋韩(韩琦)、范(范仲淹)并称,清曾(曾国藩)、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范、曾办事兼传教之人也。
刘体仁:①左文襄勋业,以幕客时为始。 ②左文襄幼年自负,几不可以一世,人称之为“小诸葛”,……其后丰功伟业,媲美武乡,可称佳话。常谓后人思想薄弱,不敢以今拟古。武侯所当曹操、司马懿,对手较为劲敌。然文襄勋绩,南平闽、越,西定河、湟,过于六出祁山远矣。
徐珂:①光绪初,帕夏之未平也,左文襄肃清关内,禡旗启行。英使威妥玛居间调停,倡议封帕夏为外藩,朝士和之,并为一谈。文襄独引边荒艰巨为己任,力斥众论,而西域遂平。 ②胡文忠之注重安庆,左文襄公宗棠之注重衢州,李文忠公鸿章之注重上海,皆谋之于豫,持之以恒,卒皆收其全功。
葛虚存:左文襄公,天资豪爽,圭角毕张,一切睥睨视之。……文襄刚毅强果,已届耄年,精力不衰,虽日历兵间疾苦,未尝以况瘁形于颜色。······遇将士不尚权术,惟以诚信相感孚,贪夫悍卒一经驾驭,罔不帖然。……公雅喜自负,与友人书,恒末署老亮,以诸葛自况,砥砺刚介之操老而益力。
梁启超: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谭嗣同:历观近代名公,其初皆未必了了。更事既多,识力乃卓。……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
左钦敏:综古今论之,邓(邓禹)、马(马援)、李(李光弼)、郭(郭子仪)中兴帝室,无此战绩;卫(卫青)、霍(霍去病)、韩(韩琦)、范(范仲淹)功高边塞,无此雄威。班定远(班超)生入玉门,尚须陈乞;岳忠武(岳飞)痛饮黄龙,徒成虚名。勋名之盛,秦汉以后,谁与比伦?
朱孔彰:论者谓粤寇未平,无以制捻;捻寇未殄,无以制西陲叛回,其次序宜然。文襄尽瘁驰驱,白首临边,不易初志,功成名立,与日月争光矣。当其排众议,揣夷情,决胜算,我战则克,何其智且勇也!语曰: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伟矣哉!
亨利·阿加德·华莱士: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视线扩展到俄罗斯,到整个世界……我对他抱有崇高的敬意。
W.L.贝尔斯(威廉姆·莱斯利·贝尔斯):左宗棠具有真 正伟大的灵魂。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在国外知者甚少,在他自己的国家里也未享有应得的声望。倘若他的同胞能仔细研究他的生平与功绩,就能够获益匪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对国人在悠久历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自豪。他对古代圣贤怀有敬畏之心,且一直遵循圣贤之道。他为自己的祖国呕心沥血,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他怀有坚定的信念,深信国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找到一条出路。左宗棠不愧为国家之光、民族之光。
蔡东藩:吴说似迂,左议近夸,但得吴可读之一疏,见朝廷尚有效死敢谏之臣工,得左宗棠之一折,见疆臣尚有老成更事之将帅。光绪初年之清平,幸赖有此。或谓吴之争嗣,何裨大局?俄许改约,全恃曾袭侯口舌之力,于左无与?······外交以兵力为后盾,微左公之预筹战备,隐摄强俄,虽如曾袭侯(曾纪泽)之善于应对,能折冲樽俎乎?直臣亡,老成谢,清于是衰且亡矣。人才之不可少也,固如此夫!
萧一山:国藩以严谨胜,宗棠以豪迈胜。
缪凤林: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首推左宗棠, 实非过誉。
王震:①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②解放初,我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我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走那条路非常艰苦,可以想象,左公走那条路就更艰苦了。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则,祖国西北大好河山很难设想。③阿古柏是从新疆外部打进来的,其实他是沙俄、英帝的走狗,左公带兵出关,消灭阿古柏、白彦虎,收复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这是抗御外侮,是值得赞扬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44goh6u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