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主要作品
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在“浙东四大史家’’中,就著述数量、质量而言张岱的成就最为突出,留下了一大批很有价值的史学著作,恰如董金鉴于《快园道古序》中说的“先生本世家子,年五十遭国变,杜门谢朋好,著书等身”。除了参与编撰《明史纪事本末》和康熙壬子年(1672年)《会稽县志》外, 张岱的主要著作如下表:
著作 | 备注 |
《冰山记》 | 传奇剧本,《陶庵梦忆》提及。 |
《博物志补》 | 十卷。 |
《茶史》 | 现存《茶史序》。 |
《昌谷集解》 | 现存《昌谷集解序》。 |
《大易用》 | 四册,存佚情况不明。 |
《古今义烈传》 | 一作《义烈传》,八卷,现存版本有:①八卷钞本四册,现藏浙江图书馆。②崇祯戊辰刻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
《琯朗乞巧录》 | 一册,手稿本,现藏国家图书馆特藏部。 |
《快园道古》 | 《自为墓志铭》著录。 |
《皇华考》 | 一卷。 |
《琅嬛诗集》 | 五卷,有作者手稿本,题“琅嬛文集”,但有诗无文,是未经完全编定的底稿,较通行本多《礼宗十章》、《孝陵磨剑歌丁亥七月十六日项里记梦》、《百丈泉(剡中灵院)》、《康衢篇赠陈子申》、《为陆子姑起病》、《姑苏张载之携琴访余今年正七十大寿》、《野老哭十首》等近三十首。中有评语,与国家图书馆藏《张子诗秕》钞本评语字迹同,为王雨谦手迹。 |
《琅嬛文集》 | 六卷,有康熙凤嬉堂刻本,又有王介臣刻本。 |
《老饕集》 | 现存《老饕集序》。 |
《历书眼》 | 不分卷。 |
《论语解》 | 卷数不详。 |
《明纪史阙》 | 一册,影印本见巴蜀书社《中国野史集成》第十四册。 |
《明易》 | 卷数不明。 |
《评东坡和陶诗》 | 一册,附张岱补和陶诗。 |
《奇字问》 | 现存《奇字问序》。 |
《乔坐衙》 | 杂剧,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著录。 |
《诗韵确》 | 现存《诗韵确序》。 |
《石匮书》 | 二百二十一卷,今存三种版本:①八册手稿稿本,不分卷,藏浙江省图书馆。②南京图书馆藏凤嬉堂钞本,缺第十二至二十三卷。③上海图书馆藏配钞本,原清钞本缺卷一至三、三十二、七十三至七十四、一百六十四至一百七十一,实存二百零八卷,所缺者为近人补钞。 |
《石匮书后集》 | 六十三卷,现存五十六卷,,当为抄辑者据内容所拟,而非张岱手定。南京图书馆藏凤嬉堂钞本格式同《石匮书》,另有上海图书馆藏钞本为刘氏天尺楼旧物。 |
《史阙》 | 十四卷,现存版本有:①手稿本,今人黄裳先生所藏。②清光绪年间吴兴郑估编本,南京图书馆藏有此版本。 |
《蜀鹃舌血录》 | 《祁彪佳集》著录。 |
《四书遇》 | 不分卷,稿本六册,现藏浙江图书馆,有马一浮题识。 |
《桃源历》 | 一卷。 |
《陶庵梦忆》 | 八卷,除最早的凤嬉堂钞本藏国家图书馆外,现存版本较多,有忠淳刻《砚云甲编》本、王文语刻本(乾隆五十九年刻)、粤雅堂丛书本。现当代刻本甚多,有俞平伯点校本(朴社民国八年版)、“美化文学丛刊”本等,以俞平伯点校本影响最大。 |
《西湖梦寻》 | 五卷,有康熙丁酉(1717年)凤嬉堂原刊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
《陶庵肘后方》 | 四卷,现存《陶庵肘后方序》。 |
《陶庵对偶故事》 | 二册,大概是后人集《快园道古》及《西湖梦寻》、《琅娠文集》等书中柱铭撮抄而成。 |
《傒囊十集》 | 《自为墓志铭》著录。 |
《徐文长逸稿》 | 有天启刊本,现已收入《续修四库全书·集部》。 |
《一卷冰雪文》 | 现存《一卷冰雪文序》。 |
《夜航船》 | 二十卷。 |
《越绝诗》 | 现存《越绝诗小序》。 |
《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 | 一册,有民国八年排印本。 |
《张氏家谱》 | 卷数及存佚情况不明。 |
《张子诗秕》 | 五卷,国家图书馆藏凤嬉堂钞本格式与《张子文秕》相同。合《张子文秕》十八卷,凡二十三卷,内《张子诗秕》五卷。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编次同。 |
《张子说铃》 | 一作《说铃》,现存《张子说铃序》。 |
《张子文秕》 | 十八卷,有凤嬉堂黑格钞稿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
《柱铭抄》 | 现存《柱铭抄自序》。 |
张岱诗文
在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而以“小品圣手”名世,著作题材广泛,行文或清新通脱,或细致沉郁,富有情趣,自成一格。其小品文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有“晚明小品集大成”的誉称。
• 散文
张岱的散文可粗略分为三类:
①史传散文。以《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古今义烈传》、《史阙》等历史著作中的纪传作品为代表。张岱是大史学家,其史学著作不但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有很强的文学性,“统腐《史》《世说》为一家之言”,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上述诸作中的绝大部分人物传,特别是《石匮书》及其《后集》中的“石匮书曰”,都可以作为优美的议论散文来读。
②回忆录。以《陶庵梦忆》、《快园道古》和《西湖梦寻》为代表。这三部作品均为张岱于甲申(1644年)国变后所作。《陶庵梦忆》回忆“少壮秾华”之作,广记风物、民俗,之“如历山川,如睹风物,如瞻宫阙宗庙之丽,《采薇》《麦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诙谐”;《西湖梦寻》记西湖名胜,所重亦在“梦”,是“梦中之西湖”(张岱语),每记旧游之地,“故宫离黍,荆棘铜驼,感慨悲伤”,不能自已,与《陶庵梦忆》同一格调;《快园道古》以平易语言记“国朝”典章掌故,或追忆归闻,“忆即书之”,合笔记体与回忆录合一,颇具特色。
③小品和游记。以《琅嬛文集》(凤嬉堂抄本作《张子文秕》,按文体分为十八卷)为代表。 这部作品是张岱精选之作,又经友人王雨谦“痛芟雠校,在十去七”的各类文章的精选本。全书包括序、记、启、疏、檄、 碑、辨、制、乐府、书牍、传、墓志铭、跋、铭、赞、祭文、琴操、杂著、颂、词诸体。除琴操外,体裁与一般明人小品集相似,创作时间自少壮至暮岁,近六十年。
• 诗作
夏成淳校点的《张岱诗文集》已基本上将《张子诗秕》“目录上”中所列诗词的全文印行于世,未收残诗则见张海新所编的《水萍山鸟:张岱及其诗文研究》。
• 张岱诗文代表作
《跋张子省试牍三则》 | 《白洋潮》 | 《白洋看潮》 | 《白衣观音赞》 |
《百丈泉》 | 《岱志》 | 《庚戌十月十二夜》 | 《观海八首》 |
《癸丑兰亭修禊檄》 | 《海志》 | 《和贫士七首》 | 《和挽歌辞三首》 |
《湖心亭看雪》 | 《己未元旦三首》 | 《祭伯凝八弟文》 | 《祭秦一生文》 |
《祭外母刘太君文》 | 《祭义伶文》 | 《祭周戬伯文》 | 《甲午初度是日饿二首》 |
《甲午次儿下第归二首》 | 《焦山瘗鹤铭》 | 《金山寺》 | 《快园十章》 |
《孔子手植桧》 | 《李玉成吹觱篥》 | 《柳麻子说书》 | 《龙山观雪》 |
《玛瑙寺长鸣钟》 | 《琴亡十章》 | 《曲中妓王月生》 | 《寿陆癯菴八十》 |
《疏通市河呈子》 | 《泰山》 | 《题葆生叔画》 | 《五异人传》 |
《戊午除夕》 | 《兴复大能仁寺因果记》 | 《乙未初度》 | 《与祁彪佳》 |
《岳王坟》 | 《张灯致语》 | 《子贡手植楷》 | 《自为墓志铭》 |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f1c7g5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