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清朝名将)

  • 中文名:张玉良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重庆府巴县

张玉良简介

张玉良,字璧田,四川巴县(治今重庆市渝中区)人,清朝名将。由行伍从征广西,积功至千总,肃州镇总兵,广西提督。殁於军,赠太子少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祀本籍昭忠祠,谥忠壮。

张玉良人物生平

咸丰元年(1851年),张玉良参军,随军到广西镇压太平军,因多次立功而升任千总。

咸丰四年(1854年),张玉良跟随广西提督向荣追击太平军到江南,与太平军在江宁城外交战,因功升任永州左营游击。

咸丰六年(1856年),张玉良在丹阳、金坛打败太平军,因此朝廷赐给他“黾勇巴图鲁”的称号。不久,张玉良在溧水西门击败太平军,并捣毁太平军的炮台,因功升任处州营参将。

咸丰七年(1857年),张玉良收复句容,加封总兵官衔,升任三江口协副将。同年,张玉良率军在江滨击败镇江太平军的援军,收复镇江。

咸丰八年(1858年),张玉良在江宁大败太平军援军,升任甘肃巴里坤总兵。张玉良攻打太平县、金川诸门,太平军兵众冲出,张玉良将其全部消灭。然后驰骋援助溧水,捣毁太平军在红蓝埠的营垒,于是收复溧水,斩杀太平军数千人,张玉良因功加封提督官衔。

咸丰九年(1859年),张玉良率部会合诸军攻打浦口,取得大胜。当时九洑洲的太平军前来支援,张玉良率领后队截击,太平军大败。

咸丰十年(1860年)春天,张玉良率军乘胜收复九洑洲。这时浙江军情告急,朝廷遂下诏任命他为援浙军总司令,主持浙江军务。他率军前往,未到杭州而杭州已失守。他遂精锐发动突袭,大败敌军,收复杭州,声威大震。清朝廷下令嘉奖,晋升他为广西提督,仍留前线主持军务。

太平军大举进攻常州,江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何桂清遂下令让他率军回守常州。不久江南卫戍司令和春战死,朝廷遂命他代管江南诸军。太平军攻占常州,他遂军退守苏州,不久又放弃苏州逃往杭州,因此被朝廷革职,并命他听从杭州八旗统领瑞昌指挥。瑞昌命他出兵收复严州,常山,遂因此功官复原职。然而自江南大败后,所部战斗力尽失。

咸丰十一年(1861年),他由常山率军增援杭州,于城外中炮战死。

张玉良历史评价

赵尔巽等《清史稿》:“张玉良后起,号骁健,江南师溃之后,竟不复振。诸人皆当一面,以死勤事,其成败有足鉴者。”

张玉良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四百二·列传一百八十九》张玉良,字璧田,四川巴县人。咸丰初,由行伍从征广西,积功至千总。四年,从向荣至江南,战江宁城外,屡有功,累擢永州左营游击。六年,败贼於丹阳、金坛,赐号黾勇巴图鲁。又败贼於溧水西门,毁其炮台,擢处州营参将。七年,克句容,加总兵衔,擢三江口协副将。破镇江援贼於江滨,克镇江,叙功以总兵记名。八年,大破江宁援贼,擢甘肃巴里坤总兵。攻太平、金川诸门,贼众突出,痛歼之。驰援溧水,毁红蓝埠贼垒,克其城,斩贼千馀级,加提督衔。九月,会攻浦口,大捷。而九洑洲之贼来援,玉良率后队截击,贼大溃。十年春,遂乘胜克九洑洲,诏遇提督缺出题奏,寻调肃州镇总兵。

江南大营诸将善战者,向荣旧部多蜀将,张国梁所部多粤将。蜀将以虎坤元为首,周天培及玉良次之。时浙江军事亟,议分军赴援,咸属望於张国梁,而围攻江宁,功在垂成,国梁为全军所系,不克行。坤元、天培已前殁,乃命玉良总统援浙诸军,专办浙江军务,未至而杭州陷,将军瑞昌独坚守驻防内城,与贼相持。玉良率六百人驰至,出贼不意,毁武林、钱塘诸门外贼垒,梯城而上,遂复杭州。捷闻,诏嘉为奇功,赐黄马褂,予骑都尉世职,擢广西提督。

贼之扰浙也,原以牵制江南军,故见玉良至,则不战遽去,由广德分路趋江宁。总督何桂清驻常州,檄玉良回援,而贼别队已侵江南大营后路。桂清留玉良於常州以自卫。未几,江宁兵溃,张国梁、和春先后殉,诏玉良代节制其军。常州陷,御贼於无锡高桥,贼由间道出九龙山袭无锡。玉良前后受敌,退保苏州,入城计守御,未定,溃兵应贼,苏州亦陷。玉良奔杭州,褫职,隶瑞昌军。瑞昌令规复严州,继克常山,复原官。十一年,复遂安,而严州又陷。玉良自江南败衄后,兵心已涣,不能复振。贼再攻杭州,驰援,军不用命,自知事不可为,战杭州城下,辄身临前敌,力斗,中飞炮,殁於军。赠太子少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祀本籍昭忠祠,谥忠壮。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renwu/zhangyu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