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的故事
刘瑾作弊
明正德三年(1508年)会试,武英殿大学士王鏊为主考。在试院的大门已经上锁,正准备考试时,刘瑾用张小纸条写了50人的姓名,要王鏊录取他们。王鏊心里虽不情愿却也没有办法,碍于刘瑾的地位只得答应下来。可是王主考也不愿就此影响其他考生的前途,于是就在这科的录取中多加了50个名额,这样本科进士竟、达349人之多,当然刘瑾走后门的50人全被录取,而且名次很靠前。事后,刘瑾对这50人逐一越级提拔。直到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倒台,这批人才被清除出朝廷。
增减名额
满刺加国使臣亚刘(原名萧明举)原系江西人,原本为明朝官员,因为得罪了刘瑾而投奔满剌加国,于是刘瑾便裁减江西乡试50个名额,又增加陕西乡试100个名额,河南乡试95个名额,以拉拢他自己和焦芳的同乡土人。
一无所获
刘瑾带领众多太监一路送葬,恰好途经涞水县。沿途各州县大多数官员为了巴结、讨好刘瑾,大摆场面,大献殷勤。只有王勋迟迟不现身,许多同僚出于好意劝他:“朝廷元老,三公九卿哪一个不是惟刘瑾马首是瞻,毕恭毕敬,你一个小小县令,有什么担待,敢开罪刘瑾?”在同僚劝说下,为了不劳民伤财,又不失礼节,王勋就自己花钱,简单置备一些祭奠用品,摆放在道路边的案桌上,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做准备。
王勋这般做法惹怒了刘瑾。回宫后,刘瑾立即召集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以及内行厂特务,密室谋划,一番周密部署后,兵分数路,大张旗鼓调查王勋罪证。
特务们来到涞水县署衙,室中除办公桌椅、公文用具、衣袋挂壁,徒有四壁。王勋家中,妻子正带着儿子在纺车前纺线,妻子既没有头饰,也没有耳饰。儿子穿的也是粗布衣服。
刘瑾带领众亲信,反复调查王勋罪证。怎奈,王勋为官干干净净,没有丝毫污点,刘瑾最终一无所获。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不得已,刘瑾只得承认王勋确实清廉,并犒赏肉食和绸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t99iju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