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主要影响

综述据《明史》记载,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求将刘瑾所办的事编成册,写进国家法令。另据《明通鉴》:嘉靖二十年(1541年),兵科给事中屈拴请求颁布刘瑾创立的《见…

综述

据《明史》记载,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求将刘瑾所办的事编成册,写进国家法令。另据《明通鉴》:嘉靖二十年(1541年),兵科给事中屈拴请求颁布刘瑾创立的《见行事例》,按照六部为顺序,编撰成书,颁布于天下,以来显赫国威。 据《明史》记载,廷臣上奏刘瑾所变更的法令,计有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明武宗都令按旧制改正。如此看来,其措施大概涉及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共85项措施。刘瑾虽贪婪专权,但颇有政治才能,也从未将国事当做儿戏。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

经济

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浙江饥荒的时候,张瑾赈济浙江的饥荒,又停止了本年应该交的六万两,以宽民力。”

整顿盐法,清理盐课。

收敛财产,利用权势,肆意贪污。刘瑾贪污的黄金多达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他珍宝细软无法统计。

政治

建立官员不定期考察制度,为避免战事发生时各镇守将领拥兵自保或各自为战。

打击官员失职和贪污腐败,以独特的“罚米例”,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为单位的俸禄为手段。

建立内厂钳制东西厂的权力,设立内行厂。此外刘瑾峻刑,其执法很严,颇有朱元璋之风。

徇私枉法。刘宇刚上任巡抚时,用万金向刘瑾行贿,使刘瑾喜不自胜。后来刘宇又先后给了刘瑾几万两银子,结果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的位子上。其他的官员多数是害怕刘瑾对自己打击报复,于是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总是要向刘瑾行贿,叫做“拜见礼”。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考察地方官时,竟有贿赂二万两银子的。如果升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谢”刘瑾,叫做“谢礼”。御史葛浩原来因为冒犯刘瑾,被杖责后贬为平民,刘瑾收下葛浩仇人的贿赂,找借口又将葛浩押进京城,处杖三十。

刘瑾索贿、受贿、贪污,排斥异己,陷害忠良,为增加权势,刘瑾在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之上,又建立特务组织“内行厂”,监督官吏和百姓,制造恐怖气氛,大小官员稍有不从,无不遭打击迫害,甚至投狱冤死。

刘瑾假造圣旨,抄了已去世的都御史钱钺、礼部侍郎黄景、尚书秦纮的家。凡刘瑾逮捕的人,一家犯法,邻里均受牵连。在河边住的居民犯法,甚至株连到河对岸。刘瑾屡次制造大案,使冤号遍道。《孝宗实录》编成,参加编纂的翰林都应该得到提升,刘瑾却恨翰林们从来不来巴结自己,把侍讲吴一鹏等十六人,全部调到南京的六部去。

军事

边防方面,设立文职大臣总制三镇,镇、巡以下都受到节制。

文化

修撰典籍,平衡科举。组织编纂了《通鉴纂要》,调整各省的科举录取名额,增加西部地区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录取人数,降低了江西录取人数。

不拘礼法,革新风俗。如“让寡妇都嫁人,家有死人不葬者强行火化”等,为时人所侧目。

历史评价编辑

张廷玉:①瑾尤狡狠。②当是时,瑾权擅天下,威福任情。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瑾朝夕与其党八人者,为狗马鹰犬、歌舞角斗以娱帝,帝狎焉。八人者: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其一瑾。瑾尤狯给,颇通古今,常慕王振之为人。至是,渐用事。

毛泽东:特务机关之横行,时人比诸唐之周兴来俊臣,明之魏忠贤、刘瑾。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rb14lhq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