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素素作品赏析
《独斟》香尝花下酒,翠掩竹间扉。独自看鸥鸟,悠然无是非。(其一)好鸟鸣高树,斜阳下远山。门前无客过,数酌自酡颜。(其二)我们先素素这第一首的诗,“香尝花下酒”,…
《独斟》
香尝花下酒,翠掩竹间扉。独自看鸥鸟,悠然无是非。(其一)
好鸟鸣高树,斜阳下远山。门前无客过,数酌自酡颜。(其二)
我们先素素这第一首的诗,“香尝花下酒”,五个字中却是风光旖旎无限,花下尝酒,尝的是花香还是酒香,当然还有那未露于字面的美人之香,都是沁人心脾,撩人心思。但如果一味的浓艳笔墨,香脂花月地写上满篇,不免成为一篇庸俗之作了。但素素下句峰回路转,“翠掩竹间扉”只此一句,就洗尽前面的脂香,转为一片明净高洁的情景,翠竹亭亭将香花美酒佳人掩住,颇有“未许凡人到此来”的气势,第三句暗用王维诗中“海鸥何事更相疑”的典故,表示自己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态度。应该说是章法得当,诗意盎然。
第二首和上一首意境是差不多的,当鸟鸣树、欲归巢,夕阳红、远山青,无客来扰,独自悠然的时候,几杯清酒,半醺酡颜,此时心境,始信未可说与俗人知也。诗至明清,往往不如唐宋,就算是男子们作的诗也是如此,但薛素素这两首诗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纵观薛素素的这些才艺,可想“十能”之说,并非大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gmuqd55e.html
赞 (22)
相关推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作品赏析
原文《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是陈子昂在极度悲愤的情态下写成的。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族李尽忠、孙万荣叛乱,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武攸宜轻出兵,致使前军陷没。陈子昂热情进谏,并自荐分麾下万人为前驱,但武氏以书生轻之,不纳。数日后,陈子昂再谏,激怒了武氏,将其贬为军曹。此时的陈子昂,满怀悲愤,“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2025-04-2756611范蠡为什么会说勾践可共患难,担不可共富贵呢?
范蠡为什么会说勾践可共患难,担不可共富贵呢?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468年,范蠡帮助勾践灭吴成就霸业后,因其有大功,勾践封他为开国大将军。但是范蠡却留下一封信辞谢了勾践的厚爱,离开了越国。不光如此,他还在齐国写信给同为勾践卖命的文种说:“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