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官赏析

十二女伶梨香院怡红院十二女伶芳官,大观园中十二个女伶之一,扮演正旦角色。原是贾蔷下姑苏时买来,在梨香院中演习戏文,以应元妃省亲之需。后来十二女伶就在大观园住下,…

十二女伶

芳官,大观园中十二个女伶之一,扮演正旦角色。原是贾蔷下姑苏时买来,在梨香院中演习戏文,以应元妃省亲之需。后来十二女伶就在大观园住下,供贾府主子寻欢作乐。

芳官拨归怡红院后,深得宝玉的喜爱。在贾府一般人的眼里,唱戏的是下贱的营生。女伶们一方面由于地位低下,一方面由于职业特点,封建思想束缚较少,性格中多有一种自发的反抗精神,芳官尤为突出。她到了怡红院后,管教她的干妈赚了她的钱,还要压制她。她不服压制,与干妈评理,得到了宝玉等人的支持。第六十回茉莉粉事件中,赵姨娘对她十分气恼,并企图借芳官出一出平日所积下的怨气。骂道:“这屋里连三日两日进来的唱戏的小粉头们,都三般两样掂人分两放小菜碟儿了。若是别一个,我还不恼,若叫这些小娼妇捉弄了,还成了什么了?”芳官针锋相对地顶撞说:“‘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是何苦来呢!”挨了赵姨娘的耳刮子,芳官便撞头打滚,哭闹起来,还以死相胁。 抄捡大观园后,芳官的所作所为传到王夫人那里,引起王夫人的不满,下令把唱戏的女孩子们通通赶出大观园,由各人干娘带出,自行聘嫁。芳官不愿跟随干娘,终日哭闹,最后削发为尼,做了水月庵尼姑智通的徒弟。

梨香院

“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大观园内,春光明媚,姹紫嫣红,林妹妹听了从梨香院飘过来的曲子,不觉心动神摇,感慨缠绵。而此时此刻,梨香院里那十二个美丽的女孩子,是谁在吟唱着这样动人的的青春恋曲呢?我便想到了红楼十二官里,作者描写得最为出色的一个女孩子,那就是芳官。

在《红楼梦》一书的前四十回里,梨香院的这十二个年青的少女,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龄官。从元妃省亲时奉旨演出,到龄官画蔷、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这个任性而深情的少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后来龄官不知所终,令人徒然惆怅。但正当此时,另一位唱戏的少女,鲜活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芳官如一枝清新带露的春花,在大观园,在怡红院,绽放了她短暂而又美丽的花期。

芳官在十二个女孩子中,所担任的角色是正旦,这点在文中约略交代过。贾府遣散梨香院的戏班子,分派到各房时,贾母因芳官是正旦,所以特地指给最钟爱的孙子宝玉。由此可见,芳官的美丽是出群的。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是因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一般饰演的角色都为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如前文所引用的《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西厢记》里的莺莺,第四十八回里麝月就曾有戏语:“把一个莺莺小姐,反弄成拷打红娘了!”由此可见,芳官若不是容貌美丽,技艺俱佳,便不会担纲重任。而蕊官是小旦,即便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龄官,也只是小旦。三十六回里有“(宝玉)因闻得梨香院的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因此央求她起来唱《袅晴丝》一套”,十八回省亲之时元妃赏识龄官,命她加戏,龄官不肯做非本角的《游园》、《惊梦》,定要做《相约》、《相骂》。而《游园》两出,便是正旦的本角戏目。在这样的一些小小细节里,龄官的倔强已经深刻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龄官尚且如此出色,作为正旦的芳官,其美丽风姿已自不必待言。而芳官的美丽,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侧面体会出来。

怡红院

美丽的芳官,在梨香院的戏班解散后,被贾母亲自指示,安排进了怡红院。贾母的心理很可爱,她不仅

要宝玉身边的人尽忠职守、品性纯良,如袭人、麝月,还要宝玉身边有许多美丽非凡的女孩子,如晴雯、芳官,她丝毫没有如王夫人那般的担心,担心宝玉被这些“下作小娼妇”勾引坏了。在这样的宠爱纵容下,怡红院里的芳官,渡过了她一生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也绽放了她一生中最美丽的生命之花。怡红院中的芳官,也便成为了这样一个偶像。首当其冲的是宝二爷,不仅对她关爱有加,甚至在某一方面,将她当做了自己的替身。把她打扮成小子,打扮成匈奴人,给她起洋名叫“温都里纳”,起男性名叫“耶律雄奴”,闹得天翻地覆。这在宝玉,是一种难以言述的满足,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亲手塑造,变幻成种种自己向往、却又难以达到的愿望,在芳官身上,他实现了自己的某种理想,这里面有脱略形迹,有洒脱不羁,有对外面世界的朦胧向往,有青春情感萌动时的放任发泄。而在芳官,这也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经验,一半新鲜,一半好奇,一半得意,一半欣喜。喜的是出众的少年公子宝玉,竟这样毫无顾忌地表示对她的欣赏和喜爱,在某种程度上,宝玉和她心心相印,同声同气。两人可以同桌吃饭,同杯饮酒,同榻睡觉,甚至打扮上也像“一对双生的兄弟”!这一切,只有芳官能做到,芳官以她丰富的戏剧经验,半真半假,半醉半醒,十分准确而又微妙地把握了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与宝玉合作得天衣无缝,演绎得淋漓尽致。宝玉是芳官的知己,而在这一时刻,也只有芳官才是宝玉的知己,黛玉不是,袭人不是,晴雯也不是,只有芳官,让宝玉的这种偶像心理得到了畅快淋漓的发挥。而芳官也因之获得了一种满足,一种堪以夸耀的成就感:我是出色的,我是独特的!

而其余众人,怡红院的大小丫鬟们,甚至大观园里的主子姑娘们,也都基于这种心理,对芳官予以接受和喜爱。芳官就如一个大众的偶像,这个偶像不必十全十美,但一定要让大家都能接受。而在如此活色生香的演出面前,想不感动也难。芳官的美丽,赢得了大观园年轻一代的喜爱和赞赏。于是湘云和宝琴也忍不住,将豆官葵官改妆换名,袭人晴雯也禁不住,在宝玉生日的晚上饮酒唱曲,醉卧怡红院。芳官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晴雯可以骂小红,骂坠儿,可是尽管口中笑骂芳官“狐媚子”,心里却依旧如昔。麝月袭人在芳官遭欺负时,都挺身而出,竭力回护。而宝玉更是感叹芳官藕官等人:“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竟没有人看不起芳官,没有人因她的戏子身份而贬低她,践踏她。这可以说是一种奇异的心理,越是美丽的人,人们越是愿意看到她的优点,而愿意忽视她的缺点,即使犯了错误,也会很轻易的谅解她。因为人们心中的偶像,是美丽的,洁净的,高贵的,是完美的,芳官,就在人们这样的偶像情结中,渡过了这一段任性而美好的时光。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98fseg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