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官唱段

故事词文意蕴故事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们聚在怡红院里聚齐了。这一大桌子人,宝钗抓到花名签,点着芳官唱曲。芳官真不客气,让唱就唱了,她的本意…

故事

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们聚在怡红院里聚齐了。这一大桌子人,宝钗抓到花名签,点着芳官唱曲。芳官真不客气,让唱就唱了,她的本意是想唱《寿筵开处风光好》,这正是应景之唱。偏偏众人都不满意,都道“快打回去”,芳官只得细细的唱了一支《赏花时》。就是这首《赏花时》看似不经意间,随手拈来,实际上曹公不知得翻破多少部词曲,才能找出如此贴切的一支曲子,来隐藏着后文将要发生的故事。

词文

《赏花时》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啊,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回话,若迟啊,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这首曲子是明代汤显祖《邯郸记·度世》中何仙姑在蓬莱山门外,扫花时唱的曲子。

意蕴

这首曲子的本来意思是,何仙姑盼着吕洞宾早早的渡个人来顶替她天门扫花,她好抽出身来到西王母处去赴蟠桃宴。曹雪芹先生极巧妙的把这支曲子借来,以何仙姑影着宝二爷,以吕洞宾影着芳官,以蓬莱仙境的天门影着宝二爷一家服苦役的北塞之地。宝二爷一家,此时正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饥寒交迫,无尽

无休的苦役,一家人眼见已要到生无路,死有门的绝境。宝二爷一家那是有罪之身,每日有人监管,不得自由的,到此绝望之时,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有自由之身的芳官,赶紧南下,寻找救星。这首《赏花时》正是当时宝二爷送芳官上路时的心境,十分贴切的表达了此时,此地的宝二爷的心里。"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这影着宝二爷的家事,家门被抄,势败休云贵,翠凤毛翎那样高贵的东西都被扎成帚叉,成为卑贱之物,隐喻自家皇亲贵胄,如今服苦役,体面全无,威风扫地,自家的荣华富贵,象落花一样,被从天门里扫出。如今在这苦寒之地,遭受屈辱、煎熬,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那是因为"风起玉尘沙",那是由"宫中之变,府中之变"内忧外患,象旋风一样,转眼那荣华富贵就烟消云散了。"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这富贵、贫贱、荣华、衰落,就象隔着一道门,这门里天堂,门外尘,宝二爷一家即被扫地出门,来到这边北服苦役,带累着这小芳官同为天涯沦落人。"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身在绝境的宝二爷,全部的希望都在这小芳官的身上,临别之际再三叮嘱,宝二爷深知这小芳官的脾气、禀性,那不是个省油的灯,深怕她在道上惹是生非,耽搁了般救星的正事,这焦虑之情,如在眼前。"洞宾啊,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回话,若迟啊,错教人留恨碧桃花。"到此之时,这宝二爷其情切切,其意哀哀,那不言而喻,盼着她早日找到救星,把他一家人捞出苦海,当时的那种生存状况可说是糟糕透顶,如果要是慢腾腾的,救星未到,恐怕就要挺不住了,一命呜呼了。宝二爷在这样的惶惶心境下,送芳官登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rgdeo8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