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石弘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二位皇帝)
石弘(314-335),字大雅,上党郡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后赵明帝石勒次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二位皇帝。幼有孝行,以恭谨谦虚自守操节,随杜嘏学习经学,随续咸学诗赋律令,随刘征、任播学兵法,随王阳学刺杀之术。后被立为世子,任中领军、卫将军,镇守邺城。石勒称帝后,立为太子。石弘虚怀爱士,好作…
慕容顗 (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
慕容凯(?~386年),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西燕第四位君主(386年),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孙,前燕宜都王慕容桓之子。慕容顗(?-386年),一作慕容凯,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鲜卑人,前燕帝慕容皝之孙,宜都王慕容桓之子。386年,西燕帝慕容冲因不欲东回鲜卑故地导致军心思变,左将军韩…
乞伏国仁 (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
乞伏国仁(?—388年),陇西人,鲜卑族,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385年―388年在位。公元376年(太元元年),乞伏司繁去世,乞伏国仁接替其父镇守勇士川。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前秦苻坚任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先锋骑。公元385年(太元十年),乞伏国仁逐叛前秦,自称…
慕容泓 (十六国时期西燕政权建立者)
慕容泓(?―384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之弟,十六国时期西燕政权建立者。慕容俊在位时期,慕容泓被封为济北王。太和五年(370年),前燕被前秦所灭,慕容泓仕前秦,担任北地长史。太元九年(384年),慕容泓反叛前秦,建立西燕。同年六月,被谋臣高盖、宿…
苻生 (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
苻生(335年-357年),字长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前秦景明帝苻健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355年-357年在位。自幼独眼,曾狂言触忤苻洪,苻洪命苻健杀之,为苻雄谏止。成年后可力举千斤,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桓温北伐时单骑冲突晋阵,斩将搴旗前后数十,晋军胆裂。即位…
张茂 (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
前凉成王张茂(278年―325年6月22日),字成逊,晋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前凉明王张寔同母弟,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初任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太兴三年(320年),其兄张寔被杀,张茂继位。太宁三年(325年),张茂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谥号成王,庙号…
赫连定 (十六国时期大夏国皇帝)
赫连定(?-432年),小字直獖,匈奴铁弗部人,大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第五子,赫连昌之弟,十六国时期大夏国皇帝。赫连勃勃在位时,受封平原公,镇守长安。承光四年(428年),北魏攻克上邽,赫连昌被擒,赫连定逃奔平凉(今甘肃平凉),即皇帝位,改元胜光。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在攻打北凉途中,被吐谷浑所俘…
刘曜 (汉赵末代皇帝)
刘曜(?~329年),字永明,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汉赵末代皇帝,汉光文帝刘渊从子。刘曜善于属文,工草书隶。自幼聪慧,气度非凡。汉赵建国开始,即为之征战,参与永嘉之乱,覆灭西晋王朝。此后,领兵镇守长安,拜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平定外戚靳准叛乱后,登上帝位,迁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光…
刘聪 (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
刘聪(?-318年8月31日),一名刘载,字玄明,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汉赵(前赵)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张夫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310年―318年在位。刘聪骁勇超人,博览经史典籍,善于写文章,在位期间,先后派兵攻破洛阳和长安,俘虏并杀害晋怀帝及晋愍帝,覆灭西晋政权并拓展大片疆土。政治上创…
慕容儁 (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字宣英,鲜卑名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开国皇帝,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咸康七年(341年),东晋册封慕容皝为燕王,以慕容儁为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燕王世子。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后,继袭燕王之位。永和六年(350年)…
慕容冲 (西燕威帝)
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冲容貌俊美,骁勇善战。慕容俊在位时封中山王、大司马。前燕灭亡,入秦任平阳太守。太元九年(384年),慕容冲在河东起兵,拥…
秃发乌孤 (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
秃发乌孤(?—399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397年―399年在位。后凉龙飞元年(396年)后凉王吕光遣使署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乌孤不受。龙飞五年(397年)正月叛后凉,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改年号太初,即出兵代凉,攻克金城,在街亭打败后凉将军窦荀。明年(39…
冉闵 (力挽狂澜的华夏民族英雄)
冉闵(320年-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县(今河南省内黄县)人,冉魏开国皇帝(350年-352年)。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出仕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鉴,然后屠胡灭石。永兴元年(350年),即位称帝,建立冉魏,改元永兴。永兴三年(352年…
慕容德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
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太和四年(369年),在枋头之战中,随兄慕容垂打败东晋的军队。太元九年(384年),慕容垂建立后…
慕容凯 (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
太元十一年(386年),西燕威帝慕容冲因喜欢住在长安,而且又畏惧后燕武成帝慕容垂的强盛,不敢东归,便督促农耕,建筑宫室,作长久安居的打算。鲜卑人全都怨恨他。同年二月,左将军韩延顺应众人心中的不满,攻打慕容冲,并将慕容冲杀死,拥立段随为西燕王,改年号为昌平。段随不是慕容宗亲,威望和势力都不足以震慑部众…
乞伏暮末 (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
乞伏暮末(?―431年),一名乞伏慕末,字安石跋,河西鲜卑人,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第二子,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元熙元年(419年),被立为太子,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元嘉五年(428年),乞伏炽磐去世,乞伏暮末即位,大赦境内,改元永弘。乞伏暮末在位时,政治和刑罚非常酷滥,造成内外分崩离析,境…
张重华 (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君主)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一作字太林,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前凉文王张骏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君主。永和二年(346年),张骏去世,张重华继位,自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仍奉晋愍帝年号,在位八年卒。永和九年(353年),张重华将要受诏,还没来得及便…
吕隆 (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
吕隆(?—416年),字永基,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弟吕宝的儿子,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公元401年,吕隆的弟弟吕超杀天王吕纂,拥立吕隆,改元神鼎。吕隆即位后,诛杀豪族,树名立威,内外扰攘不宁,人人不能自保。公元403年(神鼎三年),吕隆因频频遭到秃发傉檀和沮渠蒙逊的攻打,派遣吕超率…
沮渠牧犍 (十六国时期北凉君主)
沮渠牧犍(?—447年),一名沮渠茂虔,匈奴支系卢水胡人,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北凉君主,433年―439年在位。北凉义和三年(433年),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即河西王位,改元永和。当时北魏一统华北已势不可挡,永和七年(439年),北魏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灭亡,北魏统一华北,沮…
冯弘 (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主)
北燕昭成帝冯弘(?-438年),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主,字文通,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北燕太祖冯跋之弟,冯跋在位时,冯弘被封中山公司徒录尚书事,辅政。431年,改元太兴。将自己元配夫人王氏及其所生之子、太子冯崇废掉。于第二年四月,册立后燕皇族之女慕容氏为天后,藉以抬高其身价。于是,长乐公冯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