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若虚 (唐朝诗人)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
崔颢 (唐朝著名诗人)
崔颢(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出身“博陵崔氏”,唐朝著名诗人,儒客名家,曾担任许州扶沟县尉,官位一直不显,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前后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卒。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考中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
李白 (唐代诗人将进酒)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唐代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西南约10公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还有一说是绵州昌隆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王昌龄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钱起 (唐代诗人)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
杜审言 (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叔。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
苏味道 (唐代政治家、诗人)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代政治家、诗人,汉朝并州刺史苏章后代,宋朝文学家苏轼先祖。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跻身相位。武后强权当政时,明哲保…
卢藏用 (唐代诗人)
卢藏用(约664-约713),字子潜,唐代诗人,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少以文辞才学著称,举进士,不得调,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山。长安(701-704年)中召授左拾遗,神龙中,为礼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以托附太平公主,流放岭南。与陈子昂友善,曾编辑《陈伯玉文集》赞子昂“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
吉中孚 (唐代诗人)
吉中孚[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
李百药 (北齐书作者)
李百药(564年—648年),字重规,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隋唐时期大臣、史学家、诗人,隋朝内史令李德林之子。博学好文,初仕隋朝,拜太子舍人,辅佐太子杨勇。隋炀帝即位,贬为桂州司马,迁建安郡丞,卷入农民起义。武德年间,归顺唐朝,流放泾州。贞观二年,征为中书舍人,参与修订五礼律令,迁礼部侍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