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药参考史料
明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王沂、王三余合著《安平县志》卷五载有,李百药书《唐大穆皇后哀册》、《封建论》。《大唐故宗正卿安平公李府君墓志铭》
明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王沂、王三余合著《安平县志》卷五载有,李百药书《唐大穆皇后哀册》、《封建论》。
《大唐故宗正卿安平公李府君墓志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13j07qvv.html
赞 (34)
相关推荐
李百药个人作品
李白药的个人作品,就是包括“一疏一史一群诗”。《封建论》贞观初年,朝廷中有一次重大的政治辩论,即,是实行封建制还是实行郡县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唐太宗对大臣萧瑀说:“朕欲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萧瑀答道:“臣观前代国祚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萧瑀是守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李百药的故事(轶事典故)
唐李百药七岁能属文。齐中书舍人陆琇,常遇其父德林宴集。有说徐陵文者云:刈琅邪之稻。坐客并称无其事。百药进曰:"传称禹阝人籍稻,注云。禹阝国在琅邪开阳县。"人皆惊喜云:此儿即神童。百药幼多疾,祖母以百药为名。名臣之子,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长五言。虽樵童牧竖,亦皆吟讽。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地筑山,文酒谭宾,以尽平生之志,年八十五。先是和太宗帝京篇,手诏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