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季犛文学成就
儒学
胡季犛精通儒学,但他对程朱理学的一些繁文缛节十分反感。
1392年,胡季犛编写了《明道书》,该书共十四篇,将周公称为先圣,孔子称为先师,并认为《论语》中有四处真实性十分可疑,分别是〈子见南子〉、〈在陈绝粮〉、〈公山〉、〈佛肸召子欲往〉。
同时胡季犛称韩愈为盗儒,并对程朱理学进行抨击,认为他们迂腐,一味地抄袭和剽窃古人的东西。
这遭到了当时大多数儒者的非议,但却受到了太上皇陈艺宗的嘉奖。虽然胡季犛的举动受到了后世越南封建学者的猛烈抨击, 但现代越南学者认为其有一定进步意义。
诗作
胡季犛是越南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经常通过诗词曲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1391年,化州(今顺化)的守将潘猛、朱秉圭商讨起兵谋害胡季犛,当时在场的人皆闭口不言。邓悉、黄晦卿秘密告知胡季犛,潘、朱二人皆被杀。御史大夫杜子澄也在场,既不参与讨论又不将此事告知胡季犛。因此胡季犛写了一首诗给杜子澄:“鸟台久矣噤无声,顿使朝庭风宪轻。借问子澄懦中尉,书生何事负平生?”
1399年,胡季犛废陈顺宗,将其囚禁于淡水村玉清观。胡季犛派遣内寝学生阮谨监视他,要求阮谨一定要害死顺宗,否则将阮谨杀死。陈顺宗问阮谨前来服侍的目的何在,但阮谨不敢说。胡季犛作了一首诗送给陈顺宗,建议他自杀:“前有庸暗君,昏德及灵德。何不早安排,徒使劳人力?”
1400年,胡季犛篡夺皇位,但由于遭到陈朝遗臣的一致反对,胡季犛不得不决定将皇位传给拥有陈朝皇室血统的次子胡汉苍。但胡季犛担心庶长子胡元澄不满,因此借砚来比喻说:“此一卷奇石,有时为云为雨,以润生民”,并要求元澄对答,以观其志。胡元澄便回对:“这三寸小松,他日作栋作梁,以扶社稷。”胡季犛这便明白到元澄并无不满,于是决定立胡汉苍为太子。 胡季犛还十分在意胡元澄和胡汉苍的关系,曾写诗告戒他们“天也覆,地也载,兄弟二人如何不相爱?呜呼哀哉兮歌慷慨!”
1404年,明朝派遣李锜出使安南。李锜自恃是大国的使臣,傲慢无礼,视安南为蛮夷。因此胡季犛作诗称赞安南的人文,认为安南并不比中华差:“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玉瓮开新酒,金刀斫细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1405年,胡季犛任命阮彦光为宣抚使兼新宁镇制置使,并作诗赐给他:“边郡承宣资壮志,雄藩节制有徽猷。勤劳勿谓无知者,四目原非蔽冕旒。”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vqirk3i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