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最痴情的居然不是皇后,而是她
皇太极的妃子总数现在已经无法准确统计,有史料记载的则有五宫后妃和十几位妃子,一共生育了25个子女,其中儿子11人,女儿14人,除此之外,还有养女2人。就像顺治帝对待董鄂妃一样,皇太极对众多后妃都很无情,只有宸妃海兰珠独得他的专宠,让他爱得神魂颠倒,独霸后宫。
宸妃也姓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是庄妃的姐姐,当然也是皇后的侄女,她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了。为什么在皇后和庄妃之后,科尔沁的蒙古王公又派宸妃来做皇太极的妻子呢?这恐怕和争夺皇太极的皇位继承权有关。因为皇后嫁给皇太极后,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没有生育。为了科尔沁蒙古王公在清廷中的地位和利益,她安排了自己的侄女来到清宫,这就是庄妃。但是,直到宸妃进宫以前,皇后和庄妃仍没有生过男孩。这意味着皇太极的宝座将由别的嫔妃生的男孩承继(那时,皇太极的其她妃子已经生了五六个男孩。如继妃乌拉纳喇拉氏生了豪格,侧妃叶赫纳喇氏生了硕塞等等)。趋于这种情况,科尔沁蒙古王公便又把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
然而,政治归政治,感情归感情,正是这个大龄女子却戏剧性的赢得了皇太极的心,成了关雎宫的主人,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姑母哲哲皇后。关雎宫,典出《诗经·国风》之《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男子追求女子爱情的天真无邪的流露。为宸妃住处取这个名字,包含着皇太极对宸妃的真挚感情。
崇德2年(1637)7月,入宫两年多的宸妃,为皇太极生下了第八个儿子。皇太极非常高兴,竟召集文武群臣,颁发了大清朝的第一道大赦令。大赦令中规定,除犯上,焚毁宗庙、陵寝、宫殿,叛逃杀人,毒药,巫蛊,偷盗祭天及御用器物,殴祖父母、父母,卖兄弟、妻诬告夫,内乱,纠党白昼劫人等十罪不赦外,其他一切监禁之人全部免罪。皇太极还在制文中说:“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这意思实际上是指宸妃所生皇八子系皇位继承人,为此还在崇政殿举行了隆重的贺礼。祟德3年正月,皇太极在祟政殿接受朝贺。朝鲜国王子引人注目地上了“皇太子笺文”。对照其奉皇上表文,可以看出朝鲜国王所说的皇太子就是指宸妃所生的皇八子,是为制文中所说“皇嗣”的佐证。可惜好景不长,宸妃的这个孩子出生才半年就夭折了。这对宸妃的打击太大了。她非常悲痛,尽管皇太极百般劝慰,仍无济于事。
祟德6年9月,皇大极亲率大军攻打明朝的松山、杏山,在松山城西北十里处安营扎寨。一天,朝中大臣从盛京(今沈阳)来到军营,报告了宸妃患病的消息。皇太极在对围困杏山等地做了具体部署后,急速启程返京。至深夜行至旧边界地方时,盛京的使者又到,奏报宸妃病重。皇太极即刻起身连夜赶路。并派大学土希福等人日夜兼程,提前回京,问候宸妃病势,随时奏报。当希福等人在天明赶回盛京,正要进入大清门时,宸妃刚刚病逝。希福急派人迎请皇太极进京,并奏报宸妃已经病死。皇太极得到消息后,一边急速返京,一边痛哭不止,几乎昏厥,稍事镇定,两腿犹软,只得改乘轿车,直奔皇宫。进入关雎宫后,就又趴在宸妃的棺材上嚎啕大哭不止,几次晕厥。经都察院承政祖可德、张存仁等大臣的劝说,皇太极虽然不哭了,但是,他还是悲痛不已,以至6天没有吃饭。
一天中午,皇太极突然昏迷了过去,嘴里胡话不止。后妃和大臣们非常害怕,赶忙在神像前摆设祭物,进行祈祷。过了好大一会儿,皇太极才苏醒过来,开始吃一点东西。大臣们把他昏迷说胡话的情况讲了一遍。皇太极开始受到震动,对大臣们说:“天之生朕,原为抚世安民,今乃过于悲悼,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知朕太过.以此示警。肤从今当善自排解也。” 遂为自己的爱妃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追封其为“敏惠恭和元妃”,并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奠。九月廿九初祭之日,他亲率文武百官及其夫人们前往。奠酒行礼后,宣读的祭文饱含深情:
“皇帝致祭于关雎宫宸妃。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
在此后的岁月里,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次次仪典隆重肃穆的祭礼,都饱含着无限的悲思;篇篇文词典雅庄重的祭文,都表达着无尽的哀意。甚至在当年岁暮大祭列祖列宗之时,皇太极也与皇后率百官及其夫人们前去祭奠海兰珠,让爱妃去世后还尽享哀荣;当次年正月元旦大贺之际,他竟传谕“以敏惠恭和元妃丧,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因爱妃之逝而停办了朝中重大典礼。
群臣们看他那个样子,就劝他说:“皇上每天居住深宫,忧伤的心情没有全部消除,不如出外打猎,换一换心境。”皇太极听从了大家的劝告,遂和众大臣外出狩猎。当走到蒲河岸边,看到宸妃的坟墓时,他又痛哭起来。此后,皇太极每次出征归来,经过宸妃墓地,总是在这里下马贮立,长时间地凭吊默哀,以茶酒奠祭。
清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松山锦州大战告捷,清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明朝率军将领洪承畴、祖大寿被俘后降清。当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的大政殿为此二人赐宴庆贺,但在这盛宴之上却没有他这位东道主的身影。对洪、祖二人的解释是“朕未服视朝衣冠,又不躬亲赐宴,非有所慢于尔等也。盖因关雎宫敏惠恭和元妃之丧未过期,故尔”。原来,他为了表示对海兰珠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无限的哀悼,没有参加这欢庆的喜宴。
皇帝都停止了宴乐,但却还有不识相的王公贵族不遵制默哀,硬往枪口上撞。据史料记载,在海兰珠的丧期内有不从禁令私自作乐的,后经查出,遭受处罚者达数十人之多。其中郡王阿达礼和辅国公扎哈纳的王公桂冠都险些因此而被削掉;其余人均遭到没收家产、罚银、鞭笞、贯耳鼻等处罚。
皇太极在宸妃故去两年后(祟德6年8月)便突然死了,史载他是“端坐而逝”,“无疾而终”,按现代医学眼光看无非是心肌梗、脑溢血之类的突发病,对他本人来说,倒是任何痛苦都没有。然而,他心里的苦又有谁知道呢?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uu3f9m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