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段充满传奇和热血的时代,期间出现了无数的能人猛将。至今都还让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各个势力中的虎将,更是让很多人在心中默默给出了排名。俗话说一…
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段充满传奇和热血的时代,期间出现了无数的能人猛将。至今都还让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各个势力中的虎将,更是让很多人在心中默默给出了排名。俗话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国武将的排名在不同的人心中当然有所不同。但最具呼声的排名便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了。其中吕布作为"战神无双"的称号问鼎第一争议不大,而赵云有出名的万军之中救阿斗,杀得个七进七出,同时生平无败绩的光辉战绩排名第二也是当之无愧的。但是其中关于典韦的排名却是引起过较大的争议。

典韦在三国中只能算是昙花一现,而且还没有突出的战功让人称道,最重要的是死法又有些许的窝囊。所以名声不显,有排名第三所以引起很多人的质疑。其实在写者看来,典韦能够稳坐武将前三的宝座是当之无愧的。在许多记载中都能看出“古之
恶来”称号的典韦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出场次数不多的典韦和许诸号称是
曹操的护卫双壁,而许诸只能排到武将第八的位置。典韦在正史记载中形容是“形貌魁梧,臂力过人”,完全就是猛将的外貌形容。古代帝王出行或者武将出征都讲究排场,需要高高举起又大又重的牙门旗,宣扬身份。而典韦能够一手就举起一面大旗。可见力气是异于常人。而在典韦最后一站的记载中,更是仅用双臂就活活勒死了以勇猛著称的两名凉州士兵,这般臂力是相当夸张了。而且力气大自然消耗也大,典韦的饭量也是常人所不及,首先顿顿酒肉是不可少的,其次分量也是相当多,往往要好几个人忙活才能完成的过来。

而典韦“古之恶来”的称号是阅人无数的曹操所起。在
商纣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力士就叫恶来,之后被
周武王处死。要知道曹操身边是猛将如云,善于识人的曹操给人的称呼自然也不会随意。即使是许诸“虎痴”的称号也只是军中所传,曹操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其取过称号。而曹操一见典韦便忍不住称其是“古之恶来”。可见典韦在曹丞相心中的地位。
曹操给人的称号都会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从不会无端取名,例如称荀彧为“吾之子房”,张郃为“韩信归汉”以及徐晃有“周亚夫之风”等等。这都属于曹操对手下的称赞,但是这些都下意识将自己和汉景帝、汉高祖等正面形象做比。

但典韦的称号不同,恶来是给著名的暴君商纣王做事,谁都不会希望将自己比作这种形象的,尤其是看重名声的曹操更不会愿意。但是曹操慧眼识珠,他第一眼便看出了典韦的武力有多恐怖,这已经不是像秦国孟贲以及汉朝的
樊哙那种普通大力士可以相比的了的。在曹操眼中也只有像古代传说中的恶来相容才更加贴切。所以对此曹操甚至不惜自身的清高将自己比作商纣王,称赞典韦的战力不凡。所以典韦的战力哪怕在猛将众多的曹军中都得到了曹操的认可。

而典韦也没让曹操失望,在无人敢应战吕布时,他手执大戟冲出,在正史中,记载典韦和吕布激战数十回合,从早上一直打到了日落。还仍然游刃有余,在乱军之中,典韦十多支手戟杀士兵一戟一个不落空。
赵云有七进七出救阿斗,典韦却有三进三出救曹操的演义佳话。而曹操生平只对三个下属的失去而感伤痛苦,第一次便是典韦,其他几次是郭嘉和曹冲。足见典韦在“宁我负天下人”的曹操心中是占据很大的分量的。
典韦在武将中的排名,有很大部分是曹操的加分和文学的吹捧,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典韦如果没有过人之处的惊人战斗力和武艺,是不可能排在三国众多武将中那么高的位置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ue7hun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