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史书命名为梼杌的原因是什么
梼杌是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之一,而历史上梼杌也是楚国史书的名称,那楚国为什么要用梼杌作为名字,下面看看。
《左传》载:“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可见梼杌在春秋之时,不只是凶兽而已,更能扰乱超纲为祸国家。梼杌之象征,或更可像是游离于中原主流诸侯外的国家,比如楚国。
北方诸侯之国,如齐、鲁、晋、燕、晋等国,推崇之文化皆为周之文化,持续几百年之间皆以周之文化为尊,即便到战国末世,列国皆以周礼为准绳来管控国民。
而楚国则不同,楚国的文化虽在战国而后趋同于中原,但追溯更早的时期,楚国文化更显独立。
大多数春秋诸侯,皆有追溯祖先之事,而其源头又到的与炎黄有关。但炎黄本来就是不同的两个部族,甚至炎黄同时期两个部族本身也发生过战争。
在炎黄之外,同时期还出现过蚩尤部族。这支部族被视作蛮夷之族,这些蛮夷在春秋战国时代刚好就盘踞于东、南之地。
屈原的《离骚》中有:“帝高阳之苗裔兮”,说的就是楚国人是高阳帝的后裔。《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这个颛顼就是高阳,也是黄帝后裔。
所谓“阳”,很大可能说的就是太阳。太阳当是属火,因此颛顼之后的祝融便是被称之为火神。
祝融之后的楚国先祖们,大多也承继火神职位,掌管祭祀之事。关于祭祀,即便是今天的人来看,也是充满神秘的。那么,在几千年前,掌管祭祀之人,则更为神秘。
这种自带神秘属性的光环,让楚国人更多的朝着更为自由、更为浪漫的方向发展,从中所延伸出来的楚国传说和故事,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也是这些东西。因此,千古皆如此,任何时代的人们喜欢都不是枯燥说教的内容,更喜欢听故事、讲传说。
因此,当北方人正在让太史们一板一眼的记载历史的时候,南方的楚国人已经将那些先祖往事编撰成了传说故事。
当北方人还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史书典籍不被外传的时候,楚国人或许已是将很多故事传说散布到了乡土四野。
于是,即便后来秦国人焚书坑儒,楚国人的那么多传说和故事依然还是可以留存下来,口口相传,多少应该留下些东西。
中原人以四时为序编撰历史,楚国人则反要以凶兽梼杌为名撰写楚国史书。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这样的史书才能彰显楚国人的不同凡响。
才能体现出楚国人的想象力。
或许,正是这种可能。
让我中国文化才更显瑰丽多彩。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t0njng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