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广是个悲情英雄?

1、个人英雄主义色彩2、悲情英雄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民族英雄,曾在攻打匈奴时立下了很多战功.但他和卫青,霍去病相比,名气并不是很大,有人认为他是个悲情英雄,李…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民族英雄,曾在攻打匈奴时立下了很多战功.但他和卫青,霍去病相比,名气并不是很大,有人认为他是个悲情英雄,李广一生经历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说李广是个悲情英雄?

1、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英雄主义历来是被后世所广泛颂扬的。尤其在战争中,虽然不一定能带来胜利,但能给后世产生很强的影响力。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咱们看古代的打仗,在各种小说、传奇、话本、戏曲里面,古代的打仗都是首先将军出场,将军打完后,如果某个将军把另外一支部队的将军打败了,那么打胜的一方,就会发起进攻掩杀过去。

而打败的那一方,则会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古代是不可能这样打仗的。之所以在小说、话本、传奇、戏曲中会是这样一种打法,这就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个人英雄主义,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为什么说李广是个悲情英雄?

再比如古代的军师。同样是在这些小说话本中,军师的作用也被无限夸大。在古人讲述中,军师的一个计策,会决定整个战场的生死。就算是一些在谋略上并不擅长的人,后世在传颂他的时候,也常常以谋略来传颂他。

比如诸葛亮,本来只是一个三军统帅和治国能臣,在军事谋略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东西。但是后世传出来的诸葛亮,却主要以武略出名,似乎诸葛亮是一个谋略天才。这显然也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

赵云在当时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蜀国将领,不过在《三国演义》里面,赵云长坂坡上七进七出救阿斗,所体现的就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也被后世广泛传颂。

李广一生和匈奴打仗,最有名的地方,就体现在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李广经常单枪匹马去和匈奴人作战,并且能从匈奴人中杀出重围,有一次,当敌军大敌当前的时候,李广却让士兵们躺在地上,高枕而卧。可以说,这简直就是后世诸葛亮空城计的原型,更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

为什么说李广是个悲情英雄?

2、悲情英雄

李广和卫青、霍去病是不一样的。卫青、霍去病固然在抗击匈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且获得的官职也是非常高的。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与汉武帝的亲戚关系。也就是说,卫青和霍去病走上高位,是有裙带关系的。

当然了,这也不排除卫青和霍去病自身具有很大的能力,但是由于他们与皇帝的亲戚关系太大,因此他们的功劳,反而容易被忽略。

李广不一样,李广没有这样的背景。在汉文帝的时候,李广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被汉文帝夸耀。但是他却一直不被汉武帝重视。

不但得不到重用,还被其他将领所忌惮,尤其是卫青对他的忌惮。这使得李广一生都没有建立太大的功绩,也没能够被封侯。总之,李广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不但李广是失败的英雄,李广的家族命运,也是非常凄惨的。

为什么说李广是个悲情英雄?

李广是秦国统一战争中的名将李信的后代。李信在秦国统一战争中究竟建立了什么样的功劳?其实后世并不熟悉。后世对李信的熟悉,是他夸口说,自己用20万就能灭掉楚国,结果被打败,成为了王翦的背景板。这样一来,李信显然就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李广的儿子李敢也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他虽然封侯了,但是由于他为他的父亲李广打抱不平,打伤了卫青,结果被霍去病在狩猎的时候杀掉。

李广的长孙李陵更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李陵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奔了匈奴的,司马迁还因为给李陵辩护,最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这些形象,都让人感慨唏嘘。

总之,李广的一家,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扮演了失败的英雄的角色,所以才为后世所叹惋。

人们一般都会对失败的英雄产生同情,这也使得李广被后人熟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uf7r69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