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6月7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出土
1974年6月7日(闰1974年4月17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出土。
孙膑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书籍,也是继《孙子兵法》之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的《孙子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是孙膑。相传为战国时齐、齐(今山东阳谷、鄄城)孙武的后裔,师从庞涓,学习兵法。
庞涓辅佐魏惠王当了将军。他偷偷派人邀请孙膑去魏,但当他遇到孙膑时,他嫉妒自己的才华。后来,他诬陷孙膑,并对他进行鞭笞,即一种残忍的体罚,他的膝盖骨被取下,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孙膑。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孙膑终于逃离了魏国,到了齐国,在那里他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成为齐国将军田忌的军事顾问,用一个奇怪的计划打败了魏军,并枪杀了庞涓。后来,田忌被邹忌排斥,流放到楚国,孙膑很可能也随田忌一起离开了。汉族人王符说:“孙膑在楚国可以修。”在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中,孙膑以“贵势”著称,即强调机变。何和吴起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
孙膑《孙子兵法》最早明确的记载是《史记》,与《韩曙·文艺志》中的《孙子兵法》并列。《齐孙子》共记载八十九篇,四卷。据考证,孙膑《孙子兵法》的失传可能发生在唐代以前。因为《魏武帝注·孙子》中提到“孙膑说:兵不可铸死”,唐昭的《长短经》中也提到“孙膑说:兵不可救”,杜佑的《将军书》卷一四九有一段“孙膑说:骑术有十益”,但出自《隋书·经籍志》
1974年6月7日,山东临沂貘子山1号汉墓出土了孙膑的竹简《孙子兵法》,这使失传已久的古籍重新浮出水面。经过精心整理,简牍《孙膑兵法》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可确定为《齐孙子》十五篇,包括《禽庞涓》、《见魏王》、《魏王问》、《陈济问基》等。下篇是一篇关于士兵的论文,不能确定是齐孙子的。简牍的数量远远少于对之的描述,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版本。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ssjbrb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