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12日: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爆炸

1989年8月12日(1989年7月11日),黄岛油库遭雷击爆炸。李鹏总理亲自前往黄岛火灾现场指挥灭火。1989年8月12日上午,黄岛油库遭雷击爆炸。尽管青岛和…

1989年8月12日(1989年7月11日),黄岛油库遭雷击爆炸。

李鹏总理亲自前往黄岛火灾现场指挥灭火。

1989年8月12日上午,黄岛油库遭雷击爆炸。尽管青岛和黄岛区的消防人员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灭火,但由于狂风和火灾,下午2点40分,伴随着一声巨响,周围的其他几个储油罐爆炸并再次起火。青岛市有关领导正在现场指导整治工作。市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抢救伤员。北海舰队和北航派出消防救生艇和水上飞机参与灭火,而北航和港务局则派出直升机和船只帮助抢救伤员。

为纪念1989年8月黄岛油库火灾中遇难的19名烈士,黄岛油库烈士纪念亭于1990年11月建成。烈士纪念亭建在原4号油罐的底侧。亭子高10.14米,双层八角十二红柱,黄色琉璃瓦顶,庄严肃穆。上面挂着19位烈士的画像,书上写着“黄岛油库消防烈士永垂不朽”。

据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油库爆炸的消息传到了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对此极为关注。中南海和黄岛立即设立了“热线”。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连续三次致电青岛,关切地询问灾情。火灾发生的第二天,国务院总理李鹏飞抵青岛,前往火灾现场。1989年8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看到黄岛油库失火的几份电报后,致电青岛询问黄岛情况。

副市长秦家豪在电话中报告了黄岛油库的火灾和爆炸事件,他说:“下午是南风,风把火吹到了油港,很危险。”现在风向变了,对救灾很有好处,油港可以救了。”

江泽民又问:“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秦嘉昊回答:“是雷击引起的火灾。”

江泽民问道:“难道没有避雷针吗?避雷针不工作吗?”秦嘉昊回答说:“据说大地在打雷,避雷针也失去了作用。”

秘书长江泽民关切地询问伤员的救援情况。

秦嘉昊报道:“27人受伤,14人失踪,9辆消防车、1辆消防指挥车、3辆吉普车和面包车被烧毁。”部队派遣直升机参加救护车。大部分伤员被送往青岛治疗,水上飞机也参加了灭火行动。”

为了及时了解灭火救灾的第一手资料,江泽民总书记记下了灭火第一线指挥部的直拨电话号码。

不久,江泽民总书记打电话给黄岛消防指挥部询问了最新情况。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saaduch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