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被逼自杀是因为关羽吗?背后真相不简单
在关羽兵败被孙权杀死半年后刘封被刘备处死,可能有人感到很奇怪
看过我前天文章的朋友可能忽略了一个小细节:关羽在战局不利的时候,曾要求刘封救援,结果被拒绝。
很多人都认为,刘备杀刘封是因为他不救援关羽,其实这并不是根本原因。
首先,公元219年6月,刘封入三郡任职。公元219年11月,关羽命令刘封从三郡调集兵马粮草救援,这本身就是一种输红眼的表现。江陵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投降?就是因为关羽不断压榨江陵实力派,如果刘封也这么做,刘备集团有可能输得更惨。
其次,关羽无权调动刘封,因为刘封并不受关羽节制。曹仁被关羽围攻,他也没有绕过曹操,命令合肥一线的张辽来救援自己,因为这种事情本身就是大忌。
最后,如果刘封听从关羽的调遣派兵相助,最后三郡因此而丢失,责任人应该是谁呢?
当然了,最后三郡依然丢失,被曹丕占据,但这跟刘封的关系并不大。因为刘封最后还是回到了成都,可见刘封并不认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可让刘封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回到成都,就被刘备抓起来了,主要罪状就是丢失三郡。
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丢失三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之所以丢失三郡,是因为三郡有两大实力派。一个是孟达,另一个是申氏兄弟。
孟达在刘璋时代就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刘备集团计划入川时,孟达立刻表示了臣服。后来,孟达率军讨伐三郡,并成为三郡职位最高的军政长官。孟达在三郡的地位如何?当刘备控制三郡时,孟达是三郡的最高军政长官;当曹丕控制三郡时,孟达依然是三郡的最高军政长官。
申耽和申仪兄弟则是在三郡土生土长的实力派。刘备夺取三郡前,申氏兄弟就是三郡最主要的军政长官;刘备夺取三郡后,他们还是三郡最主要的军政长官;曹丕夺取三郡后,申仪依然是三郡最主要的军政长官;后来,三郡反复无常,司马懿亲率大军征服。此时的申氏兄弟终于无法担任三郡最主要的军政长官了,但换个地方,依然是高官得做。
孟达和申氏兄弟之所以能如此,主要原因就是三郡处于曹氏集团和刘氏集团的交汇处。无论是曹氏还是刘氏,都难以有效渗透三郡,不论谁占据三郡,也得依靠当地实力派。
但刘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强行把刘封空降至三郡当监军,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整合渗透三郡。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实力派们感受到了刘备的强势,于是在孟达的率领下投降了曹丕。
孟达背叛刘备的时候,还写信对刘备说:你老兄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跟着你,我没有安全感,告辞!刘备看完这封信,直接气得破口大骂。
孟达率领四千户部曲投降曹丕后,立刻向曹丕承诺,自己可以帮曹丕夺回三郡。于是,曹丕就派人协助孟达夺取三郡。结果不言自明,孟达轻松地夺回了三郡。看到这种结果,曹丕可不敢再往三郡派监军了,前车可鉴后事之师。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是刘封逼反孟达,不如说是刘备逼反孟达。刘封做得不怎么样,但也不算太失败。
而在孟达率军进攻三郡的时候,曾派人劝降刘封,被刘封拒绝。刘封为什么拒绝?是因为刘封认为这件事自己并没有犯大错,回成都不会出事。
但是刘封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身份,刘封是刘备的养子。
想当初,刘备年近四十还没有儿子,所以就收刘封为养子,并且一直把刘封当成自己继承人来培养。
但在刘备46岁时,亲生儿子刘禅(阿斗)出生,刘封的身份变得有些尴尬了。
而孟达在劝刘封投降时,主要说的也是这件事。你刘封只是刘备的养子,现在人家有亲儿子了,将来是一定会继位的,你老兄的处境非常危险啊。刘备为了自己的亲儿子,随时会对付你的,但刘封显然低估了这种危险。
当刘封率众逃回成都时,刘备直接给他扣上了两大罪状。
第一、逼反孟达;
第二、坐观关羽败亡。
逼反孟达主要是刘备的问题,而关羽败亡已经过去将近一年了,要追责早就追责了,不会等到今天。
其实还有第三,刘备没说,我们应该心中有数。因为刘禅的存在,刘封这个养子的身份,多少有点像废太子。
很多人有疑惑,刘备称帝以后,让刘禅继位,让刘封当王爷,不是也挺好吗?
刘备所布的局,就是虚弱的皇权,强大的嫡系集团,强大的外戚以及强大的辅政班子互相牵制。
刘封的身份过于复杂,性格又过于刚强,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很容易打破这个平衡。所以刘备也只能逼他自杀。
刘封死前曾说:我后悔没有听从孟达的劝说。刘备听后,泪流满面。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s4s4p9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