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文能武,雍正视他为知己,乾隆称他为国家硅石

鄂尔泰是清朝中期名臣,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历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总理事务大臣、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并兼任…

鄂尔泰清朝中期名臣,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历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总理事务大臣、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并兼任经筵讲官,国史、实录、明史三馆总裁等职,加衔太子太傅,位居首辅,是雍正时期最受宠信的权臣之一。死后,乾隆帝尊父遗命,著配享太庙,位列第七龛。

他能文能武,雍正视他为知己,乾隆称他为国家硅石

鄂尔泰自幼聪颖,熟读四书五经,康熙三十八年(1699)中举,翌年袭佐领,诏充侍卫。如此历经十几个寒暑却无大建树。他未免有悲观之感,曾自叹:“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但一个偶然的事情给他带来了转机。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试词林,他也自撰一卷,借直巡之便,附入进呈。康熙阅后,称赞不已,令以文员擢用,遂补内务府慎刑司员外郎。正是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职位,使鄂尔泰一时名闻遐迩。他“操守清廉,临政敏决”,“王侯公主之家,有过必惩,有善必显。凡旗丁横肆、庄头凶顽者治以法,无少瞻询。威武不能夺,势力不能摇。”

他能文能武,雍正视他为知己,乾隆称他为国家硅石

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禛闻鄂尔泰之名,曾想收其为门下,他以“皇子以毓德春华,不可交结外臣”,宛言谢绝。胤禛即位后,他首先被召见,亲友无不担忧。不料雍正帝却称赞他“以郎官之微而敢上拒皇子,其守法度甚坚。今任汝为大臣,必不受他人之请托也”。遂得信任,被钦典云南乡试副考官,不久又授江苏布政使。雍正三年(1725)八月,他被任命为广西巡抚,未及赴任,旋改云南,并以巡抚管云贵总督事。次年十月,鄂尔泰获得云贵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六年(1727),鄂尔泰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次年加衔为少保,一路飞黄腾达,官运亨通。

他能文能武,雍正视他为知己,乾隆称他为国家硅石

鄂尔泰在云贵时期很会趋奉雍正帝,他违心地助长雍正帝崇信祥瑞,频频奏称云贵出现诸如嘉禾、瑞鹤、卿云、醴泉等。如雍正六年(1728)十二月鄂尔泰奏报:万寿节那一天,云南四府三县地方,出现“五色卿云,光灿捧日”,次日“绚烂倍常”,等等。 有的官员不赞成鄂尔泰这样献媚,如,大理县刘知县说,我怎么看不到卿云啊,莫非是眼里迷了沙子?雍正帝为支持鄂尔泰,即以卿云之报而给云贵官员普遍加官晋爵,如鄂尔泰由头等轻车都尉授三等男爵,云南提督郝玉麟从云骑尉晋为骑都尉,其他巡抚、提督、总兵各加二级,知县、千总以上俱加一级。其实鄂尔泰本人也知道祥瑞之说的荒诞,对奚落他的大理县刘知县不但不记仇,反而嘉许他的公直,向雍正帝推荐他。

他能文能武,雍正视他为知己,乾隆称他为国家硅石

当然,像雍正帝这样的有为之君,仅靠趋奉是不行的,雍正帝更看重的还是鄂尔泰的才干。鄂尔泰在江苏布政使任上只干了两年多,即被雍正誉为夭下第一布政。他在云贵广西三省六年,雷厉风行地进行改土归流和剿抚苗疆的努力,成效卓著,从雍正四年至九年,三省有七个土府、六个土州、十多个长官司,以及车里宣慰司江内六版纳,实现改土归流。在黔东南收服“生苗”四万户,“辟地二、三千里,几当贵州全省之半”。改土归流是雍正时期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举措的成功,结束了土司制度,解除了千百万人民的苦痛,实现了多民族国家政策的统一,是康雍乾三朝成为“盛世”的条件之一。就此而言,鄂尔泰应该是值得称道的历史人物。

他能文能武,雍正视他为知己,乾隆称他为国家硅石

因此,在雍正帝眼中,鄂尔泰是一个具有“筹及远大”的重臣,故在鄂尔泰的奏折中曾朱批道:“朕含泪观之,卿实为朕之知己。卿若见不透,信不及,亦不能如此行,亦不敢如此行也,朕实嘉悦而庆幸焉。”“览此奏而不嘉奖赏悦者,除非不是皇帝!”“默祝上苍后土、圣祖神明,令我鄂尔泰多福多寿多男子,平安如意”。据统计,雍正帝在给各级官员谕旨中要求向鄂尔泰学习的批示不下二百余条,其眷宠地位,为历代罕见。“鄂尔泰乃满汉内外大臣中第一人也。”的赞美则处处可见,批示之多,涉及人物之广也是非常少有,甚至成了当时唯一的“鄂尔泰现象”。

他能文能武,雍正视他为知己,乾隆称他为国家硅石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暴卒。鄂尔泰告诉允禄、允礼,说早在十年正月,雍正曾告诉他和张廷玉有传位密诏。密诏传位弘历,还称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询为不世出之名臣”,将来“著配享太庙”。弘历当即命允禄、允礼、鄂尔泰、张廷玉四人为辅政大臣‘为料理丧事,鄂尔泰留禁中七昼夜。弘历以他诸事办理妥帖,十二月,诏授一等轻车都尉,并晋子爵,翌年二月,加封三代保和殿大学士。乾隆二年(1737)十一月,在取消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以后,鄂尔泰任军机大臣兼理侍卫内大臣,晋封三等伯,赐号襄勤。三年(1738),兼议政大臣。

他能文能武,雍正视他为知己,乾隆称他为国家硅石

乾隆十年(1745)正月,鄂尔泰病重。乾隆亲视榻前,并加太傅,以示恩宠。鄂尔泰死后,乾隆辍朝三日,亲临视殓,称他为“国家硅石”,“文武之仪型”,赏银一万五千两,赗金五千两,为他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除遵照雍正的遗旨,令其配享太庙外,加恩入祀京师贤良祠,赐谥文端。此后,乾隆帝出于皇权的稳固,对其父生前的宠臣多有贬意和抑制,故在鄂尔泰寿终正寝十年之后,以其侄鄂昌与胡中藻逆诗案有牵连,追咎他生前有植党之私,并命撤出贤良祠。但还是要“遵诏命配享,旌善垂不朽。”乾隆帝还说:“当日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皆督抚中为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pnkbd8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