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5次亲征漠北都有什么结果?
明朝朱棣是有5次亲征漠北的,可以说是历代皇帝中少有的,那么这五次亲征,是否有什么好的结果呢?。
1、朱棣5次亲征漠北结果如何
战绩寥寥。
2、朱棣5次亲征漠北的背景
朱棣以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10万精骑北伐鞑靼,结果被寥寥数万人的鞑靼军打的全军覆没。朱棣大怒,亲自北伐蒙古。以明朝人记载的《太宗实录》《北征录》《殊域周咨录》为参考,暂不看《明史》,免得说被《明史》歪曲历史。
3、朱棣5次亲征漠北详细情况
第一次北征:永乐八年,朱棣亲率50万大军,杀入草原,结果“偶碰”到几部小股游虏,“上麾宿卫即催败之,虏势披靡,追奔不十余里”,同年六月,“虏怆惶渡河,我骑乘之,生擒数人,余皆死。虏由是遂绝”。
没遇到大的战役,只打了零星的游虏,追击不过十里,斩获只有百余人,以五十万大军来说,收获寥寥。
第二次北征:这是成果最大的一次,永乐十二年,依旧是“五十万之众”,这次碰到瓦剌军队,“敌可三万余人”,成果是“毙贼数百人,杀王子十余人”,但是由于明军损失巨大,后又班师回朝。
第三次北征:朱棣征阿鲁台,30万人在草原转悠,没找到阿鲁台,后听说兀良哈(又称朵颜三卫,明初时归附明朝)又归附阿鲁台,斩杀兀良哈部数百人,班师回朝。
第四次北征:30万人在草原转悠,没找到目标。
第五次北征:30万人在草原转悠,没找到目标,朱棣逝于回城途中。
与游牧民族作战是个技术活,骑兵的机动性决定了他们的基本战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能打败游牧民族的只有骑兵,有的人固然yy着蒙古是“望风而逃”,不敢与明军接触,然而兵不厌诈,汉时匈奴同样如此,因此汉朝组建骑兵,才能大败匈奴,因为匈奴想躲也躲不了。
总结:
五征漠北,每次大发三五十万人,敌人最多只有三万余人,最多斩获数百人,加起来还没汉时李陵率领的五千荆楚勇士杀敌数的五分之一多,与先前全军覆没的10万精骑相比,更是得不偿失。
这也是继刘邦后第二次如此大规模军队(主要多步兵)驶入草原的案例了,也幸好当时的蒙古不像匈奴有四十万骑。
当然,虽然成果寥寥,但是其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相反,这种做法保证了边疆的安稳,是非常有意义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fkhk7k2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