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历史评价

庄助:“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刘彻:“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刘安:“(黯)好直…

庄助:“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刘彻:“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刘安:“(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司马迁:“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 “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班固:“张释之之守法,冯唐之论将,汲黯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

何尚之:“清道而动,帝王成则,古今深诫,安不忘危。若值汲黯、辛毗,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

司马贞:“河南矫制,自古称贤。淮南卧理,天子伏焉。积薪兴叹,伉直愈坚。”

薛稷:“汉帝之惮汲黯,陈主之畏柳庄,社稷之臣,於是乎在。”

桑叔文:“楚有子玉,文公为之侧席;汉有汲黯,当朝为之正色。”

李德裕:“袁盎、汲黯,皆豪侠者也,若非气盖当世,义动明主,岂有是名哉?”

罗隐:“汲黯袁盎,以忠谏而屡出;籍孺韩嫣,以侫幸而益重。”

契嵩:“夫谏争自古罕有得其所者,汉之善谏者袁盎、汲黯,而言事尚忤触人主所不陷其身者。”

钱时:“武帝之有汲黯、董和,如麒麟凤凤,真希世之瑞。”

罗大经:“鲁仲连固不肯与鸡鸣狗盗者伍也,汲长孺固不肯与奴颜婢息者齿也。若得一鲁仲连,则一客可以敌千客。若得一汲长孺,则一士可以埒千士。”

罗璧:“陈平为宰相,不问钱、谷、讼狱,丙吉为宰相,不问横道死人,但以镇国家、理阴阳、亲诸侯、附百姓为事,汲黯为九卿,拾遗补过,范文正公所至为政,敦礼教、厚风俗,皆识其大者也。”

陈普:“东北民思虀主父,西南人欲粉唐蒙。汉家社稷何依倚,黯直粗疏一病翁。”

归有光:“人主为之改容,奸萌为之弭息,四夷闻之而不敢窥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于古,若排闼、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萧望之、李固、宋璟、张九龄、陆贽、李沆范仲淹李纲之徒是也。”

蔡东藩:“独汲黯一再直谏,最得治体,御夷以道,救人以义,汉廷公卿,无出黯右,惜乎其硕果仅存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pia2cv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