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以茶代酒”的历史故事
“以茶代酒”故事与他有关东吴一个人的遭遇,可以看作是大臣们悲惨命运的缩影。他叫韦曜,博学多才,为人正直。孙休就很赏识,但宠臣张布忌惮他,总是搬弄是非,说他坏话。…
“以茶代酒”故事与他有关
东吴一个人的遭遇,可以看作是大臣们悲惨命运的缩影。
他叫韦曜,博学多才,为人正直。孙休就很赏识,但宠臣张布忌惮他,总是搬弄是非,说他坏话。孙休为了保全张布的面子,一直没有重用他。
等到孙皓即位,初期很贤明,韦曜一路升迁,封为高陵亭侯,任中书仆射(中书令的主要属官)。孙皓嗜酒,常常从早喝到晚,还有一个恐怖的规定,不论宴会上的人酒量大小,都设了一个最低限。如果换算成现在量,接近3斤(度数没有现在高)。哪个喝不掉就硬灌进去。
韦曜的酒量很小,孙皓对别人都不宽容,对韦曜却特别优待,担心他出洋相,暗中命令侍从,替韦曜倒酒的时候换成茶,这就是“以茶代酒”典故的由来。
韦曜很感激孙皓,决定报答他。于是忠心耿耿,经常向孙皓提出合理化建议。孙皓气得不行,对你这么好,反而在我耳边聒噪。脸色越来越阴沉。此后在酒宴上,对待韦曜,不仅不再换成茶,反而强迫他多喝酒。
孙皓有个变态的爱好。大家喝得面红耳赤时,孙皓随意点一个大臣,大家轮流说说他有什么短处。如果这个短处,孙皓不以为意,那一笑而过。如果这个短处让孙皓听了极不爽,那这个大臣当场被抓或被杀。
大臣们都崩溃了,参加宴会如同上了刑场,不揭发,要自己命;揭发了,要别人的命。韦曜看不下去,劝孙皓取消这个规定,孙皓不想跟他啰嗦了,让他到阎王那里去韶吧。罪名是不忠心,逮捕下狱,随即杀死,亲人家属全部流放。
东吴人心惶惶。但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孙皓在位第二年就宣布了一个无比荒唐的决定,举国上下,都惊得瞠目结舌。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pgoji8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