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缄历史
公元1071年,交趾又图谋入侵广西,邕州形势十分紧张。秋天,邕江洪水浸入州城,城内水深两丈,公私房屋一律被淹。就在这一年,广东钤辖苏缄出任邕州知州。
苏缄之前,有萧注、沈起主政邕州和广西。沈起到广西后便训练土丁、水手,积极备战,并禁止各州县与交趾的贸易往来。这些行为,使宋朝与交趾的关系更加紧张。
苏缄出任邕州知州后,上书反对沈起的做法,请求恢复边境贸易,缓解与交趾的紧张关系。刘彝取代沈起任桂州知州后,苏缄又上书请求终止沈起的政策。刘彝反过来弹劾苏缄“沮议”,命令苏缄:不要乱说话!苏缄很气愤,就把沈起、刘彝的错误张榜公布,希望朝廷知道。后来邕州城被交趾军围困,苏缄向刘彝求救时,刘彝派出的救兵“逗留不进”。
而另一方面,北宋在广西的武装力量相当少。当时的宰相王安石认为“募禁军往戍南方,多死,害于仁政。应鼓舞百姓豪杰,使趋为兵。”于是,邕州知州苏缄也就只能按照上级的指示训练乡兵土丁了。所以,邕州被交趾军围困时,知州苏缄手下只有州兵2800人,一个国家正规军都没有。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交趾对广西发动大规模进攻,连续攻破钦州、廉州。苏缄接到敌军将至的消息,便集合州兵、下属和百姓中能战斗者部署战斗,并作了鼓舞人心的演说。十二月,八万交趾军围困邕州城,苏缄昼夜指挥战斗。
42天后,熙宁九年正月二十一,邕城陷落。苏缄父子与家人及通判唐子正与入城交趾军展开巷战,各人身负重伤,唐子正阵亡。苏缄大喊:“吾义不死贼手!”遂返回州治,纵火自焚。苏缄及其次子子明、子正,孙子广渊、直温等,其家37人于斯役殉国。交趾军残忍屠城,杀军民五万八千余人,焚城而去。
北宋朝野震惊!
宋朝廷即刻调整了对交趾的策略,增强讨伐交趾的力量,任命郭逵为宋军主帅,诏令占城国、占腊国联合进攻交趾。宋神宗为郭逵设宴壮行,并赐予中军旗章剑甲。郭逵的30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广西,继而与交趾军大战于富良江(今越南红河),斩杀交趾王子洪真,交趾投降。此后,交趾再不敢轻易侵犯宋朝的边境。
邕州知州苏缄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宋朝两代皇帝和南宁人民。宋神宗对苏缄殉国深表哀悼,追赠苏缄为“奉国军节度使”,谥号“忠勇”。宋神宗召见苏缄长子苏子元,对苏缄坚守邕城作出了很高的评价:“邕管赖卿父守御,傥如钦、廉即破,则贼乘胜奔突,桂、象皆不得保矣。……”苏子元被任命为邕州通判。而刘彝则被罢官,除名为民。](中括号部分文字转自《南宁日报》网站之《宋代邕州:刀光剑影一百年》,文章署名雷达)
邕城人民敬仰苏缄一家崇高品德,在金狮巷里建起一座“苏忠勇祠”,以资纪念。相传苏缄爱城隍神,以后人们又将祠改为“城隍庙”。1920年在他一家殉难的地方竖立一块刻有“宋苏忠勇公成仁处”的大石碑,并沿着山坡地势,砌筑石壁护墙。(此段摘自《南宁日报》卢华君写的《南宁有条金狮巷》)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oev7gi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