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俊戏曲流派

戏曲史上往往将宗汤、学汤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们称为“临川派”,或者称以汤显祖室名为题的“玉茗堂派”。近代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说:“有明曲家,作者至多,…

戏曲史上往往将宗汤、学汤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们称为“临川派”,或者称以汤显祖室名为题的“玉茗堂派”。近代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说:“有明曲家,作者至多,而条别家数,实不出吴江、临川、昆山三派。”《玉簪记》作者高濂、《东郭记》作者孙钟龄和《红梅记》作者周朝俊,也归纳到“玉茗堂派”之中。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之事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无边文采,这正是宗汤、学汤的临川派剧作家们所孜孜以求的重要方面。在戏曲创作理论中反对拟古和拘泥格律,其作品则饱含鲜明的反封建礼教的启蒙思想,对封建礼教的黑暗政治进行了暴露和抨击。明清两代不少戏曲作家承其风格而特色相似,时称“玉茗堂派”或“临川派”。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有诗文《玉茗堂集》、《红泉逸草》和《问棘邮草》等。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mvmg8v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