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为政思想

钟芳出身寒微,自小目睹地方的动乱不断、百姓的朝不虑夕,而琼人读书与出仕的不易,也使得他历尽了艰难。这对他入仕后形成同情民生疾苦、意欲施行仁政的思想和刻苦砥砺、真…

钟芳出身寒微,自小目睹地方的动乱不断、百姓的朝不虑夕,而琼人读书与出仕的不易,也使得他历尽了艰难。这对他入仕后形成同情民生疾苦、意欲施行仁政的思想和刻苦砥砺、真知力行的学风,起到了切身操练的帮助作用。

从1508年走上仕途,到1534年还乡,钟芳为官将近30年,仁民爱物的为政思想贯串始终,并处处体现在其诗文当中。“夫政以顺民欲恶为要”、“而以惠泽及物为贵”、“夫仁者不负其民”、“非仁民无以伸事上之义”,钟芳的言论强调治理民众要施行仁政,并主张仁政的要义在于减轻徭役,精兵简政,谨慎用刑,“大抵此时民穷财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政以敷治,刑以辅政,政所不及,不得已而后刑”。

在处理官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时,钟芳也认为不可多杀。他在《琼山县平黎记》中写到:“予昔参广西政,每憾多杀不能已乱,徒以长乱”,认为杀人多多并不能制止动乱,只能增加仇恨和动乱。在一些书简中,他也表现出“善杀不如善怀”、“才有一毫上首功,喜多杀之意,则与天地不相似,而神不我佑”的仁者之心。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mah0qbi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