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秦末版“狼来了”真实上演
原标题: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精彩演绎秦末版“狼来了”
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瞬间击败了秦军,之后章邯投降,项羽却在接受投降之后,立刻坑杀了二十万秦军。
如果按照这样来理解,整个巨鹿之战再到坑杀二十万秦军,估计一个月就能全部结束了,可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巨鹿之战胜利后,项羽率领各国联军与秦军对峙长达半年之久。半年后,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在章邯投降四个月之后,二十万秦军才被坑杀。
粗略一算,从巨鹿之战结束到二十万秦军被坑杀,共历时十个多月。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场大屠杀呢?我们很难说是某一个人的原因,也不能说这场大屠杀是因为一时兴起。今天我们好好梳理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酿成了这场惨剧。
这二十万秦军虽然随同章邯投降了项羽,却并不代表这支军队实力差。相反,与关东六国联军相比,这支秦军战力更强,人心更齐。反观关东六国联军,巨鹿之战以后就开始不停地勾心斗角,如果不是因为巨大的利益就在眼前,恐怕当场做鸟兽散的可能性也不小。
章邯手握二十万强大的秦军,为什么要投降呢?绝不是章邯在军事上没有自信,而是章邯看到秦国大势已去,无意再为即将倒塌的秦王朝卖命。
这支秦军是败军,但他们并不是单纯的败于军事之上。
如果各国联军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就会长期地聚集在一起。这样一来,多方合力自然可以控制住这支秦军,可如果各回各家,这支秦军就随时会失控。
此时,秦王朝已经灭亡,天下重回战国格局。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这支秦军都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项羽或许可以破釜沉舟赢一次,却未必能赢第二次。
有这样一支强大而不可控的军队存在,对于各国诸侯而言都是一场噩梦。
所以,在各国齐聚准备西征的过程中,这支秦军一定饱受削弱和打压。这个过程必然是长期而艰巨的,因为这支秦军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
章邯投降以后,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并将章邯扣留在楚国军营之中,另派长史司马欣接替了章邯的职位。
这种作法,表面上看是提高了章邯的地位,也尊重秦军在秦国故地的地位。但实际上,是章邯被项羽软禁,秦军被空头领导控制,未知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这支秦军投降以后并没有被缴械,所以当司马欣空降成为这支秦军的新领袖之后,便率领这支秦军作为先头部队,为各国联军开路。而司马欣和项氏家族关系密切,当初曾救过项梁的命,所以项羽才放心让他接替章邯。这种人事任命,意味着项羽试图掌控这支秦军。
但这并不容易,因为这支秦军是异类。他们曾经是镇压革命力量的刽子手,双手沾满了反秦义士的鲜血,所以没有人会愿意这支军队继续成建制的存在。
可如果想要打乱这支军队的建制,就很容易出现军队哗变,届时局面将更难收拾。从兵力上讲,这支秦军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兵力,但和各国联军比起来,却明显处于劣势。所以他们只能在各国联军的联合压制下,逐步被淘汰出历史舞台。
但这个淘汰的过程却是非常漫长的,我试着给大家模拟一番。
最初,各国联军的下层兵士不断制造矛盾,挑衅秦军,秦军迫于无奈开始反击,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秦军高层不敢惹事,吩咐下层克制情绪,别搭理各国联军的挑衅。而各国联军的上层则一会唱红脸,一会唱黑脸,一软一硬地慢慢瓦解这支军队。
当时的场景估计是:今天有人报告,秦军偷了哪里的粮草和兵器;明天有人报告,秦军有一支小部队聚集在一起,鬼鬼祟祟地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听听这些报告,不是鸡毛蒜皮就是莫须有,典型的没事找事。如果有人再在联军会议上把事件升级,立刻就会变成秦军图谋不轨,有这样一支军队在身边实在是太危险了。
随后,“秦军打算造反”的言论会在不经意间传出来,很快就为众人所知。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希望秦军能交出武器,分割军队,否则太危险了。一旦出现什么突发状况,我们都有生命危险!
秦军的高级将领们通常都会忍气吞声,一再退让。因为他们明白,此时如果再于各国联军闹翻,那真是天下之大也无他们容身之处了。而且秦军的高级将领们也相信,别看各国联军上窜下跳闹得那么欢,他们肯定也不敢把事情闹大。因为二十万秦军不是好惹的,真把他们逼急了,结果必然是鸡飞蛋打。所以,秦军会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
秦军的底线是什么?自卫能力。
不管各国联军怎么挑衅,秦军能忍则忍,能让则让。但如果各国联军胆敢解除秦军的武装,秦军是一定会反击的。
但欺负人这种事情,从来都是逐渐加码的。随着秦军的力量不断被削弱,各国联军提出的条件肯定也越来越苛刻。
很多时候,各国联军摆出一副要消灭秦军的架势。在秦军让出部分利益后,项羽等联军高层自然会出面打圆场,到此为止。秦军每一次被欺负,都认为只要让出部分利益,就会有人来打圆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这下子大祸临头了。
就好像童话故事“狼来了”一样:第一次说各国联军要消灭我们,所有人都会紧张;第二次说各国联军要消灭我们,大多数人会紧张;第三次说各国联军要消灭我们,小部分人会紧张;第四次说各国联军要消灭我们,几乎没人会紧张了。
在秦军看来,不就是希望我们让出点利益吗?我们让,大家到此为止吧。可秦军没想到的是:前三次喊着狼来了,狼没来;第四次喊着狼来了,狼真的来了!
随着不断地出让利益,秦军内部也早已被各国联军所渗透。当项羽下令缴械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反抗,认为只是家常便饭的受欺负而已,忍忍就过去了。
可等他们明白事情的真正性质时,一切都晚了。
二十万秦军被坑杀的事件对我的触动很大,并不是说这个数字多么惊人,而是这一系列做法太有现实意义了。
强者在打击对手时,很少选择毕其功于一役。因为弱者的反击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稍不留神,很可能会发生“弱者死、强者伤”的局面,甚至可能出现“同归于尽”的画面。
所以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及其耐心的,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削弱和孤立对手。
他们抓住了弱者不敢扩大事态的心理,一再地挑衅、打击和孤立对方,并在这种挑衅、打击和孤立中,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优势。
最后,趁弱者的实力越来越弱,而且心理麻木时,再出其不意地一击制胜。
这个过程是我根据生活经验还原的,是不是事实,史书上没说。
但我认为,这种做法才更接近生活,应该也会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m9geb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