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两大缺陷注定不能得到天下

太重情义抓不住主要矛盾刘备毕生的志向就是匡扶汉室,但他到死也没有实现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刘备给人的形象一向是宽厚仁慈、知人善任、爱民如子的,正是这点吸引了一群忠心…

刘备毕生的志向就是匡扶汉室,但他到死也没有实现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刘备给人的形象一向是宽厚仁慈、知人善任、爱民如子的,正是这点吸引了一群忠心的追随者。不过刘备并非完人,他也有缺点,这也导致他最后与自己的志愿擦肩而过。下面看看刘备有哪些缺点

刘备两大缺陷注定不能得到天下

太重情义

刘备不只对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重情义,对其他人也是倾其所有,以至于对天下形势失去准确判断,导致自己功亏一篑。

案例①:收留吕布

吕布和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投奔刘备,当时关羽、张飞等人都劝刘备不要收留“三姓家奴”吕布,以防重蹈覆辙。但是刘备却感谢吕布当年奇袭曹操兖州,解了徐州之围,因此收留吕布。

吕布这个人,武功高强,人品却非常差,先后杀了两个义父丁原董卓,被世人所不齿。刘备收留吕布,也很可能步他们两人后尘,被反复无常的吕布反噬。

果不其然,在刘备攻打袁术的时候,后方的吕布夺取了徐州,鸠占鹊巢,成了新的“徐州牧”。如果不是刘备太过于重情义,也就不会收留“无家可归”的吕布,也就不会丢掉徐州,霸业说不定早数年成功。

刘备两大缺陷注定不能得到天下

案例②:不忍接受刘表的荆州

刘表病重的时候,想到自己的儿子不成气候,欲效仿陶谦的禅让之举,将荆州送给刘备,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然而,刘备却断然拒绝了“表哥”刘表的好意,认为哥哥刘表的儿子们是非常贤明,有本事,能够守住荆州基业。

刘表的儿子们能守住荆州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刘表死后,他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丢掉了荆州基业。因此刘备不接受刘表的荆州,不是因为刘表的儿子有出息,而是感到刘表待其不薄,不忍霸占荆州。

刘备为了刘表的情义,不忍接受荆州,导致荆州落入了曹操之手,使其陷于被动,在长坂坡之战差点被曹操擒获。

刘备两大缺陷注定不能得到天下

抓不住主要矛盾

在赤壁之战及刘备平定蜀地后,天下大势逐渐明朗,乃是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此时,曹操仍然是最厉害的,占据最富饶的中原,兵强马壮,刘备和孙权两人只有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才能抵御曹魏。

也就是说,对刘备来说,曹操乃是汉贼,是首要敌人,敌我矛盾,而孙权虽然割据江东,在表面上仍然认可汉室,是内部矛盾。

此时的主要矛盾是消灭汉贼曹操,而不是和孙权“窝里斗”。关羽也正是按照这个战略进行的,在汉中之战后,他发动大军北伐,围困曹仁于樊城,擒于禁、斩庞德,降服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此时孙权突然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偷袭荆州,致使关羽北伐功亏一篑,败走麦城,战死沙场。

此时对于刘备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到底应该继续和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军,还是为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力东征孙权呢?

刘备两大缺陷注定不能得到天下

在历史上,刘备选了第二个选项,他在刚刚称帝不久,便在一片文武大臣的反对声中倾全国之兵讨伐孙吴。历史上称之为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的最后一战,我们知道刘备败了,败得还非常惨,损失了无数战将及士兵。

即使刘备夷陵之战胜利,形势也不容乐观,当时最强大的曹魏坐山观虎斗,会在刘备和孙权两败俱伤后,一举消灭,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本身就是错误的,他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而是选择了次要矛盾,不顾后果攻打东吴,注定了他的失败。

当年曹操煮酒论英雄,对于袁绍、袁术、孙策等人都嗤之以鼻,唯独对刘备另眼看待,认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太过于重情义,抓不住主要矛盾是他无法得到天下的致命弱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m8l0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