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后世纪念

研讨会纪念大典研讨会由中国元史研究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站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届许衡学术研讨会2004年11月6日在中站区落下帷幕。来自…

研讨会

由中国元史研究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站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届许衡学术研讨会2004年11月6日在中站区落下帷幕。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所高校、科研单位的58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历史、考古、哲学、文学、教育、科技史、思想史等领域对许衡进行了既全面系统又深入细致的探讨。国家文物局原局长、黄河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祖亮,省政协副主席张洪华出席开幕式。

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专门对许衡进行的一次高规格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许衡是我国元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思想、教育、政治、科技、文学等方面都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依据大量文献和文物遗存,中站区李封村是许衡的祖籍故里和卒葬地;许衡说服了元代统治者部分采纳了他的“行汉法”建议,吸取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大兴文治,减轻了元初战乱对社会生产的破坏;许衡是程朱理学在元代的主要传承者、实践者、光大者,使朱学在元代得以北传,他也因此成为理学的北方宗师;许衡领导了《授时历》的编制,他对《授时历》的贡献应与郭守敬等人一样彪炳史册;许衡在医学方面既有理论又有临床经验,在数学的研究和教学方面也颇有成就,是元代一位很有作为的科学家;许衡创建了元朝的国子学,为元朝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儒家思想的高级管理人才。

专家们建议,在这次研讨会的基础上成立许衡研究会等学术组织,尽快编辑出版研讨会论文集和许衡文集,使对许衡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纪念大典

2009年11月15日(农历己丑年九月二十九)是“元代第一通儒”许衡诞辰800周年纪念日,2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许氏后裔云集中站区许园,共同祭拜这位光照日月的山阳鸿儒、名垂青史的元代圣贤。气势恢弘的纪念大典,彰显了许衡的崇高地位,表达了人们的无限景仰。

纪念大典由河南省文物局、焦作市政协主办,中站区委、区政府承办。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文彬,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后勤部副部长、大校许长生,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省纪检委廉自办副主任许连纯,省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许海中,市领导路国贤、郭国明、王太峰、阚辉、贾书君、穆玉华、和金贵以及中站区五大班子领导出席庆典仪式。

许衡诞辰800周年纪念暨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23.69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1.59亿元;举办了许衡文化论坛,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葛荣晋等6名在全国有影响的、专门研究许衡或元史的知名学者,具体讲述了许衡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许衡的生平、思想与贡献,许衡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课题。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l3tcn6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