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闵轶事典故
《幽闲鼓吹》记载
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李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李宗闵不受,取路江西而过。非久,李德裕入相,过洛阳。李宗闵忧惧,多方求厚善者致书,乞赐一见,欲以解纷。复书曰:怨则不怨,见则无端。
初李德裕与李宗闵早相善,任职中外,交致势力。及位高,稍稍相倾。李宗闵在位,李德裕为兵部尚书,自得歧路,必当大用,李宗闵多方沮之。及邠国公杜悰入朝,即李宗闵之党也,时为京兆尹。一日,诣李宗闵,值李宗闵深念。杜悰曰:何念之深也?李宗闵曰:君揣我何念。杜悰曰:“得非大戎乎?”李宗闵曰:“是也,然何以相救?”杜悰曰:“某则有策,顾相公必不能用耳。”李宗闵曰:“请言之。”杜悰曰:“大戎有词学,而不由科第。若与知举,则必喜矣。”李宗闵默然,良久曰:“更思其次。”杜悰曰:“更有一官,亦可平其慊。”李宗闵曰:“何官?”杜悰曰:“御史大夫。”李宗闵曰:“此即得矣。”邠国公再三与约,乃驰诣曰:适宗相有意旨,令某传达。遂言亚相之拜,李德裕惊喜,双泪遽落,曰:此大门官也,小子岂敢当此荐拔?”寄谢重叠。杜悰还报,李宗闵复与杨虞卿议之,竟为所隳(huī),终致后祸。
【译文】
李德裕在扬州,李宗闵在湖州。李宗闵被朝廷任命为宾客,在洛阳任职。李德裕很害怕,派出专人,向李宗闵表示诚信友好。李宗闵不接受,取道江西而绕过扬州。不久,李德裕进京做了宰相,经过洛阳,李宗闵担心害怕,多方寻找与李德裕有交情的人捎信,请求见一面,想要以此排解纠纷。李德裕复信说:“怨恨倒没有什么怨恨,见面倒也没什么理由。”
当初李德裕和李宗闵关系很好,在中央和地方扩张自己的势力,等地位高了,开始互相倾轧。等到李宗闵登上相位时,李德裕担任兵部尚书。李德裕自己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路,看样子必然会受到重用,李宗闵千方百计地阻止他。等到邠公社悰入朝,他是李宗闵的同党,当时是京兆尹。一天,杜悰去拜访李宗闵,正赶上李宗闵在那里深思。杜悰说:“想什么想得这么专心?”李宗闵说:“你猜我在想什么?”杜悰说:“大概是李德裕吧?”李宗闵说:“对了。但是怎么挽救呢?”杜悰说:“我倒有个办法,但是你一定不能采用。”李宗闵说:“请说说看。”杜悰说:“李德裕有词章学问,却没有科考功名,如果从这方面给以知遇荐举,他就一定高兴。”李宗闵默不作声,老半天才说:“再想想别的办法。”杜悰说:“还有一个官职,也可消除他的怨恨。”李宗闵说:“什么官?”杜悰说:“御史大夫。”李宗闵说:“这就行啦!”杜悰与李宗闵再三商量约定之后,杜悰骑马到李德裕那里说:“刚才李宗闵宰相有个想法,派我来传达。”就说了要拜李德裕为亚相的事。李德裕又惊又喜,泪水很快就落下来,说:“这是大官,怎能担当得起推荐和提拔呢?”反复致谢。杜悰回去作了汇报。李宗闵与杨虞卿商议这件事,竟被他否定了,终于导致了后来的祸患。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k35s26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