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超轶事典故
鲍超勇救江忠源
江忠源领兵去救太湖,太平军军师钱江设计了一个圈套,太平军占领安庆后,钱江命令清军俘虏脱下号衣,让一批太平军战士穿上,由李世贤率领,伪装成清军部队。这支太平军打着清军的旗号,朝潜江进发。
当晚,这支“清军”便抵达潜江城下,朝城内守军大喊道:“安庆失守,蒋巡抚杀出重围,要与江忠源将军会合,同保庐州!”江忠源闻报,急忙登上城楼观望,认出是清军旗号,便命令军士打开城门,吩咐只让城外部队的首领进城,叫其余军士在城外等候。可是,城门一开,太平军便掩杀进来,守军没有防备,无法抵挡太平军,城中顿时大乱。江忠源率领守军在纷乱中奋力拼搏,杀开一条血路,丢弃潜山,朝桐城方向奔去。所余军士已不足一万人。
将近天明,江忠源策马奔到青草桥,眼前就是一条河,湘军无路可逃了。江忠源料定自己难逃一死,想到自己中计兵败,羞愤难当,拔剑就要自刎。正在这时,后军步队中跃出一员大将,飞身而至,夺过江忠源手中的利剑,扔到地上,营救江忠源的便是鲍超。江忠源脱险之后,对这位勇猛的四川汉子说道:“若非将军相救,江某今日死无葬身之地了。大恩不可不报,大才不可不拔,江某当奏知朝廷,破格录用。”江忠源到达桐城,立即写奏章自贬,并请求奖赏擢拔鲍超。
鲍超与曾国藩
曾国藩素有知人之明,所以,在他的周围多是些英贤之士。当时,曾国藩所力荐的人中,就有多隆阿和鲍超二人。多隆阿熟习军事,有勇有谋,攻守有方。鲍超是后起之秀,勇猛绝伦,能战能胜,功勋显赫,二人可谓不相上下。曾国藩扬长补短,使二人各自发挥作用。
曾国藩曾对多隆阿说:“鲍超粗鲁骁勇,不是良将,蒙你的保护才有今天。鲍超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望你今后还要好好照顾他。”而反过来他又对鲍超说:“多公(多隆阿)说你有勇无谋,你要多多努力,堵住别人的嘴,别让别人说闲话。”在一次战斗中,太平军的各路人马铺天盖地而来,鲍超兵少欲退,曾国藩派人骑马飞驰送信告诉他:贼冠虽然很多,但初来乍到并不可怕,你要学习胡林翼等人的忠勇谋划,把生死置之度外。你的英名已为世人所知,你要好自为之。鲍超读信后,信心为之大增,他重整旗鼓,奋力杀敌,终获全胜。
鲍超曾被太平军包围,请求曾国藩急派援兵救助却苦于不识字;只会写自己名字,急忙写一鲍字,再以毛笔圈一圆圈于上,飞信给曾国藩;曾国藩收信呵呵笑言:“鲍超需要我们去救他!”,派援兵出,遂得救。
鲍超新年突围
三河之战
咸丰八年(1858年)冬,陈玉成在安徽三河全歼六千湘军,统将李续宾自杀。明年春,在官亭生擒李孟群。至此,陈玉成惺惺相惜的三位湘军名将已被他收拾掉两个,接下来,该轮到鲍超了。咸丰九年(1859年)十二月,鲍超率三千人驻小池驿,助攻潜山。陈玉成率兵五万来援,连营百馀里,修堡数百座,将霆军围得严严实实,拟以此役终结他个人对三位湘军名将的“仰慕”。陈玉成兵力占绝对优势,却不急于进攻,这是他高明之处。最大的恐惧,乃是对恐惧的恐惧;玉成老于军事,盖欲以猫捉老鼠的姿态,彻底摧毁霆军的士气。除夕日,霆军外出砍柴的一队炊事兵被陈军俘虏,这是两军对峙半月以来陈军首次军事行动。警报传到中军帐,鲍超沉吟片刻,传令:晚餐聚饮,并召戏班演剧。入席后,戏班曲目都是“古昔英雄名将战场健斗奏凯”的故事,观者以之下酒,皆为神往。待到酒酣时,震耳金鼓之声一变为“丝管清幽之曲”,鲍超以此为背景音乐,起立致问:“日间探报,我营有人被俘,其事将如何?”冷不丁这么一问,众人一懵,旋有人长叹,曰:“死矣。”鲍超又问:“死?太容易了。只是,是毒死呢,勒死呢,还是被砍死呢?大家说说,怎么个死法爽一点?”此语峭冷,甚于腊月寒风,立时让众人清醒;此语又悲壮,足以激发勇气。立时便有人站出来,大声说:“吾诚死!吾拚一死冲贼,或贼死,吾犹可不死!”鲍超拊掌大笑,说声:“好男子!”旋又开始第二轮激励:“营中兄弟三千人,战而乐者,老子跟他一起去;怯而伏者,可以就地退伍,老子与他喝一杯离别酒!”随即吩咐各营统计欲战欲留人数,结果:无一人愿留营。于是,在新年甫至、天仍未曙之际,三千霆军一齐冲出营门,以军人特有的方式向陈玉成“恭贺新禧”。霆军此次突围,挑的是敌营驻军密集之处,十分高明。若冲击人少处,敌援很快就可再次组织包围,前功尽弃,徒劳无益;而冲击人多处,敌军仓猝接战,易致奔逃,一旦敌军奔逃,则阵脚大乱,反不易迅速组织包围。果然,一冲之下,陈军“大溃,相率奔避”,霆军成功突围。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jkco4r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