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顾太清词选

喝火令苍梧谣早春怨·春夜与海淀-名号与身世顾太清喝火令己亥惊蛰后一日,雪中访云林,归途雪已深矣,遂题小词,书于灯下。久别情已熟,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樽,已到…

顾太清喝火令

己亥惊蛰后一日,雪中访云林,归途雪已深矣,遂题小词,书于灯下 。

久别情已熟,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樽,已到雅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顾太清苍梧谣

夫子以十金易得古玉笛一支,且约同咏。先成《翠玉吟》一阕,骊珠已得,不敢复作慢词,谨赋《十六字令》,聊博一笑塞责。

听,黄鹤楼中三两声。仙人去,天地有馀青。

顾太清早春怨·春夜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

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

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顾太清顾太清与海淀

顾太清是土生土长的海淀人,出生于香山健锐营,后虽嫁入荣亲王府,但海淀的山水风光仍是她的最爱,嫁夫后曾一度借住于骚子营的将军庙和海淀镇的双桥寺;海淀的青山绿水都融入了她的诗词中,《清词三百首》收录了她的《早春怨·春夜》、《醉翁操·题云林》、《烛影摇红》、《江城子》等多首。其中《浪淘沙·登香山望昆明湖》一词中写道:“碧瓦指离宫,楼阁飞崇。遥看草色有无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烟柳空蒙”。在《早春怨·春夜》中写道:“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顾太清的词虽不像李清照那样名冠华夏,但她的诗词同样写得委婉俏丽,清纯可爱,曾被人称为清代的词后。

顾太清顾太清-名号与身世

金适

《顾太清与海淀》封面

太清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2月9日)已未正月初五日太清生于北京西郊香山。光绪三年(1877年12月7日)丁丑十一月初三日卒于大佛寺北岔府邸,享年79岁,而不是卒于1876年。太清姓西林觉罗氏,名春,字梅仙,号太清,一号云槎外史。满洲镶蓝旗人。太清本名应写作西林春。

太清系乾隆年间受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文字狱牵连而被赐自尽的甘肃巡抚鄂昌之孙女,雍正乾隆两朝重臣鄂尔泰是太清的叔曾祖,不是太清的曾祖父。

太清在道光四年(1824年)二十六岁时,因避罪臣之后,假托为荣王府护卫顾文星之女,与清乾隆帝曾孙奕绘结婚,两人同年。奕绘也为满洲有名的宗室文学家,他们相爱甚笃,并骑郊游,诗酒酬唱,至奕绘四十岁病逝,度过了十四年的幸福生活,而不是“过了近十年神仙般的日子。”

荣亲王府的寓园初在“将军庙”即“达官屯”的“观音庵”。因为这个庵的大殿内观音大士像两旁各有一石像刻为将军对立状,故也称将军庙。附近即为香山脚下的“阅武楼”。寓园后来搬到海淀镇附近的“双桥寺”。

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的太清夫人的诗词代表作是《天游阁集》,享誉中外的《东海渔歌》便是《天游阁集》中的词集。

在当代顾太清研究领域中,清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七世孙,奕绘和顾太清五世孙金启孮(1918—2004)先生历经几十年,从太清夫人姓氏、名号与身世的考证;《天游阁集》全帙的寻归;《天游阁集》版本考证;太清诗词的校笺;太清夫人故居(也即园寝)的保护等方面做了全面的研究和大量的工作。廓清了大量有关顾太清研究的史实。

金启孮先生先后整理出版了奕绘《妙莲集与写春精舍词》(辽宁古籍出版社1989年)、奕绘《明善堂文集校笺》(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著有《满族女词人顾太清与东海渔歌》、《满洲女词人顾太清》、《大南峪绘贝勒圆寝》、《写春精舍词解题》、《顾太清诗词校笺》、《忆〈天游阁集〉寻访记》、《原本〈天游阁集〉考证》等有关先人的研究著作和文章;金启孮先生用了几乎毕生精力,将八国联军入京时遗失的荣王府家藏太清手抄珍本《天游阁集》全帙从日本杏雨书屋寻回,1986年4月2日得到日藏抄本《天游阁集》的静电复印本。当时因该书所属杏雨书屋与先生约定的条件,只允许个人印少量送人,不能公开出版。九十年代末,金启孮先生八旬之龄专程远赴东瀛谈妥出版事宜,并配以家藏太清夫人画像、艺苑、墨迹等,影印出版了《天游阁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这是《天游阁集》迄今为止问世最完整的版本。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j94k6j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