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藻个人成就
30岁时(1585),曾作《中国十五省地图》,甚精确。后在利玛窦处见到《世界全图》,即翻译刻制《万国地图》屏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利玛窦同译《浑盖通宪…
30岁时(1585),曾作《中国十五省地图》,甚精确。后在利玛窦处见到《世界全图》,即翻译刻制《万国地图》屏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利玛窦同译《浑盖通宪图说》2卷,次年(1608)又译成《圜容较义》1卷。与利玛窦再同译《同文算指》11卷,至四十一年(1613)译成,计分前编2卷、通编8卷、别编1卷,与徐光启译《几何原本》同为中国编译西方数学最早的重要著作,是中国介绍欧洲笔算的第一部著作,是以克拉维乌斯的算数书和程大位算法统宪为基础编写的,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启间(1621—1627),与葡萄牙人傅汛际合译亚里斯多德名著《寰有铨》6卷、《名理探》10卷。《名理探》为逻辑学在我国最初之译本。此外尚有译著《经天盖》、《简平仪说》(熊三拔著)、《坤舆万国全图》、《天文初函》等10余部,撰有关于数学、历算等的序、跋、奏、疏30余篇,对介绍西方科学作出重要贡献。
他还协助徐光启修订《大统历》,万历四十一年(1613),李之藻上奏“西洋天文学论十四事”,请开馆局翻译西法,未果。崇祯二年(1629)五月初一日食,《大统历》、《回回历》均有预测,而以徐光启根据《西洋新法历书》预测最为精确。七月,诏开历局,命徐光启、李之藻督修。吸收欧洲历法优点,补《大统历》之所失,编撰新历《崇祯历书》(李、徐先后去世,由李天经于崇祯七年最后完成),奠定我国现行农历基础。
主要著作还有《浑盖通宪图说》等,均收在自辑的《天学初函》五十二卷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h5sudt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