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原标题:复盘巨鹿之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巨鹿之战,秦末最著名的战争之一,历史上无数关于巨鹿之战的点评,堪称一场历史上的经典战争。简单地说:巨鹿之战就…

原标题:复盘巨鹿之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巨鹿之战,秦末最著名的战争之一,历史上无数关于巨鹿之战的点评,堪称一场历史上的经典战争。

简单地说:巨鹿之战就是张耳被围困于巨鹿,四十万秦军逐渐集结于巨鹿附近,打算一鼓作气消灭张耳。而以项羽为首的反秦联军也集结于居路附近,打算解救张耳。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爆发,最终反秦联军以弱胜强,战胜了四十万秦军,秦王朝名存实亡。

但如果要复盘这场战争,我会从秦朝的两位统帅说起。

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王离是秦国名将王剪的孙子,是一位资深的将领。李斯赵高合谋除掉扶苏蒙恬时,王离就是北部边防军的三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扶苏、蒙恬),在蒙恬死后,更是接替了蒙恬的职位。

王离是何时进入六国故地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史书上关于王离的记录较少。但是从相关内容推测,应该是赵高除掉李斯前后,为了应付六国故地愈演愈烈的局面,所以把王离统率的北部边防军调到了赵国战场。

章邯率领骊山刑徒平叛,本身就是权宜之策。当帝国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正规军就开始陆续进入六国故地。

但当几十万帝国正规军进入早已失控的六国故地时,就犹如一块巨石,投入了决堤的江河之中,根本无法抑制洪水的泛滥。相反,只会让大部分石块被冲得无影无踪。

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此时,王离率领二十万北部边防军,集结于巨鹿附近。这支军队有着光荣的历史,因为他们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章邯率领二十万刑徒大军,也集结于巨鹿附近。这支军队有着辉煌的战绩,因为他们在平叛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赵国故地的巨鹿附近,这两支强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罕见的强大兵团,总兵力合计四十万。

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四十万大军汇聚于巨鹿附近的原因不难猜测,秦王朝就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打垮所有反对力量。但情形不容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反秦大军也已大致整合完毕。这场战争,必然是一场硬碰硬的大战。

当秦军在赵国故地取得主动权之后,却发现各地的反秦武装都在向巨鹿附近集结。虽然他们并不敢向秦军发动进攻,但他们用这种“围观”的方式,对秦军源源不断地施加压力。反秦武装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联合,以联军的方式应对秦军的进攻。

翻遍史书,几乎都把巨鹿之战写成了战神项羽的神话故事,而其他反秦联军的重要人物则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实际上,巨鹿之战的胜利是反秦联军成功实现协作的结果。而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作用,是用他天才的领导才能,让一群乌合之众的反秦联军实现了这次协作。

四十万秦军早已集结在一起,任何试图与秦军单挑的行为,都是一种自杀的尝试。

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很多人对巨鹿之战有一种错觉:40万秦军汇集于巨鹿城下,于是张耳和陈余开始突围搬救兵。反秦联军收到消息后,也汇集于巨鹿城下,但谁也不敢向秦军发动攻击。直到项羽一马当先冲向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之后,反秦联军才趁势出击捡便宜。

在我看来,这应该不是历史事实。

我的看法是:章邯率领秦军主力攻击张耳,并把他围困在巨鹿。反秦联军为了援助张耳,就开始陆续赶往巨鹿。在这种背景下,秦军也开始调集附近的军队不断赶往巨鹿附近。换而言之,双方都是陆续增兵,在这个过程中,秦军并没有绝对优势。

如果真有40万秦军包围巨鹿,且不说张耳能不能守住巨鹿。就算张耳能守住巨鹿,也没有任何反秦联军敢驻扎在巨鹿附近的。否则40万秦军随便动一动,就能把反秦联军打吐血。这一招在兵法上是有说道的,叫“围点打援”,章邯和王离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不可能不懂这一招。

纵观整个巨鹿之战,章邯和王离都没有运用“围点打援”这一战术。对此只有两个解释:一、反秦联军并没有驻扎于巨鹿附近;二、秦军的数量并没有绝对优势。综合来看,我倾向于第二种解释。

因为当张耳被围困于巨鹿之后,就意味着秦军的战略进攻态势荡然无存,因为秦军被压缩在了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内。

空间狭窄是“围点打援”的最佳时机,但章邯和王离却从未做过这种事。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秦军一直未能在兵力上拥有绝对优势,所以不敢分兵。

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王离率领的是北部边防军,章邯率领的只是刑徒(出身)。所以在后勤补给困难的背景下,章邯就开始全面负责后勤保障,主要的军事任务则交给了王离。

秦军的主要优势是:他们由两个统一的军团构成,而反秦阵营则是众多军阀组成的联军。虽然秦军不敢“围点打援”,但反秦阵营也不敢主动进攻秦军,双方一度僵持在了巨鹿附近。秦军在猛攻巨鹿的同时,还要小心防范反秦阵营的偷袭,战争进程并不顺利。

如果秦军能够顺利攻克巨鹿,再趁势逼近某个反秦武装,很可能会引发“雪崩效应”。反秦阵营瞬间变成一盘散沙,秦军逐一追击即可。

对于秦军而言,最大的威胁就是:反秦武装实现团结协作。

对于反秦武装而言,最大的威胁就是:随着巨鹿城破,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脆弱联盟烟消云散。

这种僵持的格局,随着楚军大举北上而改变,胜利的天平朝着反秦阵营逐渐倾斜。

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楚国统帅宋义率军出征之后,并未带领楚军直击秦军,而是停留下来观望。后世读者分两派,一派说宋义在模仿赵奢,用这样的方式麻痹秦军。等到秦军麻痹大意之后,再用急行军偷袭秦军,毕其功于一役;另一派说宋义胆小懦弱,惧怕秦军的威势不敢进军。最终受到了满营将领的抵制,项羽顺应民意将其斩杀。

很难说哪一种说法正确,但在我看来,这两种解释可以合二为一。

宋义肯定也懂得“兵贵神速”的重要性,只是他不愿意与秦军硬拼,所以驻足不前,以麻痹秦军。但由于宋义本身并无太高威望,只是楚怀王空降的一个统帅,所以大家对于宋义并不服气。项羽挺身而出,众将纷纷响应,宋义因此而丧命。

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项羽杀掉宋义之后,立刻向楚怀王汇报:我之所以杀宋义,是因为宋义密谋叛国!而前线诸将并未对此表示异议,楚怀王有气无处撒,只能捏着鼻子认账,命令项羽接替宋义的职务。

巨鹿之战复盘:项羽果断下杀手,秦军优势不明显

项羽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率军渡过黄河。楚军的这种做法,立刻让反秦武装士气大振。

到此时为止,反秦武装联合出击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只差一个人来整合联军。

后面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项羽整合反秦联军,大败秦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g3r9ef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