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逊历史贡献
制定诏令建言献策制定诏令高洋天保八年(55g年),北齐朝廷精简官员。选官只有二、三百人,参选者竟高过10倍,所以朝廷以策问选官。在这策问选宫中,樊逊对策为当时上…
制定诏令
高洋天保八年(55g年),北齐朝廷精简官员。选官只有二、三百人,参选者竟高过10倍,所以朝廷以策问选官。在这策问选宫中,樊逊对策为当时上等,被选入官。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杨愔评论说:“后生清俊,莫过卢思道;文章成就,莫过樊孝谦;几案断割,莫过崔成之。”将三人同时任为员外参军。但樊逊仍以门第寒素而推辞,杨愔以“才高不依常例”为由,果断地把他留在身边。到北齐武成帝高湛河清初年,樊逊被任为主书,参与制定诏令策议。天统元年(565年),加官员外郎,不久病死。
北齐是一个短促的王朝,但就在这短暂的时期内,还是比较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北齐书*文苑传》序言说:“有齐自霸图云启,广廷髦儁,开四门以纳之,举八纮以掩之,邺京之下,烟霏雾集,……。”樊逊也是在这种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文人。
建言献策
从遗留在《北齐书》中樊逊的对策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适应北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崇尚儒教,排斥佛老。他认为,如果佛老盛行,儒道必然毁坏。因此,他建议高洋还是“降情文苑,斟酌百家’,把心思用在国家的治理上,不要轻信佛老之言。这种排佛、老,崇儒道的思想,对于北朝统治者确实是有帮助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fvu3ol9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