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鸾主要成就
仇鸾的主要成就在于开放边市,在短时间内缓和了汉蒙关系。
由于游牧文明在生产资料上依赖于农耕文明,若无法进行通商,蒙古人就只能南下掳掠。蒙古俺答汗自嘉靖十七年(1538年)至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先后八次求贡,每次都被拒绝。而战事也无休无止。
庚戌之变后,明朝始议贡市之事。仇鸾力陈贡市之利,并提出了具体方案:“效仿辽东与女真、朵颜三卫互市的旧例,在大同五堡边境外开马市。朝廷发马价银十万两,买细缎等物,交换蒙古的马匹。宣府、延宁诸镇也和少数民族部落就近贸易。每年开四次马市,并限制贸易额。马市进行期间,军事防御工作照常进行。”经廷议后,朝廷决定每年开市二次,每次给马价银万两,同意了蒙古互市要求。
马市开放后,大多数蒙古人都遵守规则,友好通商。例如嘉靖三十年(1551年)四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明朝在大同镇宪堡开马市。俺答挑良马进行贸易,并亲临市场巡视,始终没有蒙古人扰乱交易。又如嘉靖三十年(1551年)冬在花马池进行的马市,狼台吉等人约束部落,使得当地安宁。嘉靖三十年(1551年)上半年,马市的积极效果是明显的。边境的战事大幅减少。
然而,明廷和蒙古在马市的时间、地点、商品范围上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俺答以此为由,在下半年多次进犯。嘉靖三十年(1551年)七月,蒙古请求以牛羊易粟豆,被拒绝后,本来准备贩卖牛羊的牧人入边为盗。十一月,俺答汗因其在辽东开市的申请不被允许,三次大举入边,在大同抢掠畜产。十二月,俺答请求在弘赐堡开市。御史李逢时以“朝廷禁止非时开市”为由拒绝了俺答,俺答遂纵骑寇掠。此外,在互市过程中,也有部分蒙古部落不守规则,多次扰乱、抢掠马市。在宣府、大同,一些蒙古人出售羸弱的马,却索取高价;若汉人不与,他们就入边劫掠。更有甚者,如俺答妹夫卜吉哥,白天卖马,晚上就带人潜入城镇夺回他们的马匹,据掠人口离去。
仇鸾虽然力主开市,却没有维持马市治安、抵御敌寇的能力。嘉靖三十一年(1552)春正月及二月,俺答汗两次进攻大同,仇鸾胆小畏敌,不敢反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俺答汗率万人大举入塞,直抵怀仁劫掠。至此,马市已经完全失去了减少边关战事的作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九月二十四日,世宗下令各边开市悉行停止,有异议者斩。明蒙关系缓和的最后希望也随之破灭。在之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明蒙之间的冲突战争持续不断。
仇鸾主持的这次马市虽然失败了,但它将贸易与朝贡分离,为将来隆庆和议后明蒙互市贸易提供了经验,可以说是明蒙贸易方式由朝贡贸易向互市贸易的转折点。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evf786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