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脱颖而出,韩信除了才华,也要感谢刘邦超群的魄力

原标题:韩信能够脱颖而出,除了才华横溢,更要感谢魄力超众的刘邦韩信的很多行为,套用现代人的视角,典型的“吃着地沟油,操心中南海”。韩信在混得连饭都要吃不起了,还…

原标题:韩信能够脱颖而出,除了才华横溢,更要感谢魄力超众的刘邦

韩信的很多行为,套用现代人的视角,典型的“吃着地沟油,操心中南海”。

韩信在混得连饭都要吃不起了,还整天挎着一把剑到处乱晃。普通人最喜欢嘲笑的就是这种人,因为他们不被理解。

能够脱颖而出,韩信除了才华,也要感谢刘邦超群的魄力

韩信之所以不被理解,是因为韩信永远都站在高层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普通人永远也不会达到那种高度。

只要一个有高层管理经验的人与韩信稍有接触,立刻就会发现韩信的才华。夏侯婴萧何与韩信刚一接触,立刻就认为韩信才华横溢,这并不奇怪。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项羽没有发现韩信的才华呢?事实上,项羽发现了韩信的才华,而且项羽也非常赏识韩信。

项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王,而韩信既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能拿出手的履历。但韩信在项羽身边工作一年多,立刻就能成为郎中,这就源于项羽的赏识。

很多人不了解郎中这个官职,以为只是一个芝麻官,其实这个官职不算低。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参谋,能在项羽身边做参谋,就等于是进入了项羽的核心决策圈。

季布大名鼎鼎,刘邦授予季布的官职就是郎中,也没人说刘邦不赏识季布。

娄敬大名鼎鼎,刘邦授予娄敬的官职就是郎中,也没人说刘邦不赏识娄敬。

田叔和孟舒大名鼎鼎,当初他们侍奉赵王的时候,赵王授予他们的官职就是郎中,也没人说赵王不赏识他们。

项羽授予韩信的官职也是郎中,何来项羽不赏识韩信一说呢?

能够脱颖而出,韩信除了才华,也要感谢刘邦超群的魄力

问题就在于:韩信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人,所以他根本不稀罕郎中这个官职。在现实生活中,韩信就是典型的白眼狼:项羽对他有知遇之恩,他竟然不思回报。而韩信之所以离开项羽,是因为韩信对于自己的才华非常自信,郎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刘邦那里,夏侯婴和萧何简单接触了韩信,立刻就发现了韩信的才华。于是他们做了和项羽类似的事情:让韩信管理粮饷。

郎中都无法满足的韩信,会满足于管理粮饷的后勤工作吗?韩信又决定跳槽。但萧何比项羽更识人,坚信韩信的才华与众不同,于是发生了“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经过这一番折腾,刘邦终于同意也和韩信面谈一番。刘邦也立刻发现了韩信的才华,拜韩信为大将军,总揽军事。

能够脱颖而出,韩信除了才华,也要感谢刘邦超群的魄力

韩信在说起军国大事的时候是不是纸上谈兵?对于缺乏高层管理经验的人而言很难判断,但是对于有高层管理经验的人则相对容易。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现在的问题是:高层管理人员发现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时,应该如何对待呢?从正常的升迁原则看,自然是给先他们一些机会。比如把他调到总部工作,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项羽的做法)。或者适当提升他的级别,等他做出一些成绩后再继续提拔他(刘邦最初的做法)。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项羽和刘邦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无论才华高低,想成为高层管理者,就必须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功绩和履历,骤然空降一位高管容易引发动乱。

但坏就坏在韩信的心气实在太高,所以他不耐烦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爬,不能直接给高管的位置就走人。也亏了是刘邦,否则就凭韩信这种心气,被埋没的可能性并不低。

能够脱颖而出,韩信除了才华,也要感谢刘邦超群的魄力

提拔韩信也是刘邦魄力和勇气的最佳体现。

刘邦敢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对于沛县集团的掌控力。就算他突然把韩信提到高管的地位,大家就算心里不服气,也不敢直接发难。接下来,让韩信用能力折服众人即可。

能够脱颖而出,韩信除了才华,也要感谢刘邦超群的魄力

刘邦敢这样做,还因为他相信沛县集团是第一流的团队。

就算韩信的才能无法服众,他为韩信配备的副手也足以撑起一片天。

曹参灌婴张耳…全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elh9aqdh.html